糧食供應夠不夠、要不要囤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組織力量對全省糧食供需情況進行調研和梳理。初步結論是:河南省糧食產量連年穩產豐產,糧食庫存處於歷史最高位,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健全,以現有的糧食供應能力,不僅可以滿足本省1億人的日常消費,還能爲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48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糧食和物質儲備局副局長劉雲認爲,居民家庭沒有必要擔心糧食短缺和價格大幅度上漲,沒有必要在家囤糧,正常消費購買就行了。

據介紹,河南省糧食長期保持產量大於消費量的狀態。2004年以來,河南省糧食產量一直保持穩定增產的勢頭,2019年達到1339.08億斤的歷史最高水平,這是連續第14年保持在1000億斤以上,連續第3年保持在1300億斤以上,按全省常住人口計,人均佔有糧食695公斤,明顯高於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也高於全國470公斤的平均水平。今年小麥生產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播種面積是穩定的,經過精準施策,現在小麥長勢也好於常年,夏糧豐收是可以期待的。從糧食消費來看,隨着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變化,近10年來糧食消費總量保持着穩中略增的節奏,總體上趨於收斂。“糧食產量/消費量相抵,有比較大的結餘,糧食自給率超過100%。在1300億斤的產能上,保障本省1億人的糧食消費沒有問題。”劉雲說。

從對外部市場的依存度看,河南省糧食長期“出超”。近些年隨着糧食消費的多元化,河南省糧食進口從無到有,省外購進也有所增加,但是二者佔河南省糧食消費的比例處於較低水平,進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且主要用於口糧品種調劑和飼料用糧,糧食對外依存度很低。而反觀糧食調出,作爲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河南省是個糧食調出大省,準確說是全國第一小麥調出大省。調出/調入相抵,調出遠大於調入,是個不折不扣的淨調出省。也就是說河南省生產的糧食,不僅能保障本省的消費,還能爲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

從庫存儲備看,河南省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由於河南省糧食長期保持產大於消、供大於需狀態,在糧食供需平衡表上就表現爲年末糧食庫存不斷增加。目前河南省糧食庫存處於歷史最高點,其中口糧佔9成以上,糧食庫存/消費比,不僅遠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7-18%的糧食安全線,同時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糧食庫存主要包括政府儲備、政策性糧食庫存和商業庫存。其中政府儲備用於應對全局和局部緊急狀況,不過這次新冠疫情雖然各地都啓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但還沒有動用各級政府儲備的這個“家底”;政策性庫存是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形成的,這部分庫存目前量比較大,從現在交易情況來看,並不活躍,成交率很低,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糧食是多了,不是少了。

“也許有的朋友可能會擔心河南省庫存糧食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在這裏我可以告訴大家,去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對包括政府儲備在內的政策性糧食庫存進行了一次全國性的大清查,河南省共查了2149家企業、1.7萬個貨位,檢驗了2萬多份樣品,從檢查結果來看,河南省的糧食庫存符合‘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的要求,大家可以放心,庫存糧食是真實有效的,關鍵時刻是可以調得出、用得上的。”劉雲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目前,河南省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糧食直接關乎人的生命和健康,一天也不能少。爲了有效控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引起的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確保非常態下的糧食供應,河南省政府在2016年就頒佈了《河南省糧食應急預案》,就糧食市場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和糧食應急保障系統,包括糧食應急加工、應急配送和應急運輸等進行了系統安排。

“這次新冠疫情對我省糧食應急體系建設是一次大考,全省糧食部門按照國家和省裏的統一部署,端口前移,超前行動,一方面加強市場監測,一方面引導應急加工企業復工復產,有效保障疫情期間成品糧油和主食供應,到目前爲止可以說我們的應急供應網絡經受住了這一考驗,大家都是親歷者,應該都有感覺,疫情高發時段成品糧油和饅頭掛麪等主食產品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斷供脫銷,沒有明顯漲價。”劉雲認爲,在糧食問題上,河南的家底是比較厚實的——糧食的產量大於消費量,調出量大於調入量,庫存/消費比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完全能夠滿足全省城鄉居民日常消費需求,能夠有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考驗。

“但是這絕不是說糧食問題從此就一勞永逸、高枕無憂。從長期看,我們的基本省情、糧情是人多、地少、水缺,資源環境壓力很大,況且人口峯值還沒有到來,糧食消費還會增加,種糧的比較收益還很低,糧食產業鏈還不夠結實、強勁,我們還要多方努力,補短板、強弱項。”劉雲分析,從近期看,需要積極應對疫情對後期田間管理的影響,奪取夏糧豐收;同時抓緊騰倉、備倉,消化庫存,搞好夏糧收購。

“目前國際糧食市場的異動不是糧食短缺引起的,而是疫情引發的恐慌和無序導致的,同時有多重風險疊加的特徵。”劉雲認爲,要密切關注全球糧食市場走勢,防範風險向內傳導,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切實保障糧食供給,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