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記者譚紅報道:記者從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4月5日,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新妙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發現一隻小型的鴴鷸類水鳥,在泥潭覓食。仔細觀測發現其體色、形態很少見,工作人員趕緊拍下照片。經過對照專業鳥類圖鑑進行鑑別,並通過專家識別後,確定鄱陽湖來了一位“小稀客”--小濱鷸。

圖片來源: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這隻小濱鷸已經換上了繁殖羽,頭、頸呈褐色,上胸密佈黑褐色紋。頰、喉部白色,翼覆羽及三級飛羽有較寬鏽紅色羽緣,胸以下白,鏽紅色胸側夾雜暗黑色斑,背上有乳白色V形線條。

據瞭解,小濱鷸屬於小型涉禽,體長約12-14釐米,繁殖地於北極凍原和凍原森林地帶,在非洲至南亞地區越冬,全球分佈較廣,在我國屬於罕見遷徙過境鳥,偶見於我國北方和東南部沿海地帶,這也是首次在鄱陽湖都昌區域監測並清晰拍攝到該物種。接下來,這位“小稀客”將在鄱陽湖進行短暫的休整後繼續飛往北方繁殖地。

4月7日,吳城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巡護時也發現了一隻罕見的“大黑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被列爲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黑鸛分佈區域較爲廣泛,但數量稀少,其珍貴程度相當於大熊貓。 鄱陽湖冬候鳥於3月中下旬基本北遷,4月發現黑鸛較爲罕見。

圖片來源: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