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蛋價走勢

4月7日星期天,清明期間全國蛋價止跌反彈,整體上揚。週日產區均價3.20元/斤,比周五漲0.08元;銷區均價3.45元/斤,比周五漲0.07元,北京繼續反彈,廣東和上海相對穩定。(產銷兩地蛋價走勢如下)

蛋先生:2019年蛋價何去何從?

蛋先生工作室4月7日數據

在供需平穩的情況下,如果庫存大頭在蛋商手裏,爲了防止庫存貶值,蛋商會盡力挺價,蛋價易漲難跌;當庫存大頭在養殖戶手中時,爲了低價吸貨,蛋商會盡力壓價,蛋價則易跌難漲。這就是產業鏈內部的博弈,市場經濟的本質如此,無道德無關,缺貨時養殖戶也會漫天要價。

價格的大趨勢由供需決定,由養殖戶的補欄量決定,主導權在養殖戶;而平時小波動則是產業鏈內部的利益博弈所致,主導權在蛋商。一旦供需平衡打破,蛋價將產生持續性、大幅度的上漲或下跌;而產業鏈內部的博弈,漲跌空間有限。個人把清明前後的蛋價波動定性爲產業鏈內部的博弈,而非供需結構發生質變。

前幾天蛋價走弱,中間環節低價吸貨,現在是高價拋售時候,所以紅蛋的反彈還能維持幾天,但高度有限,粉蛋則可能提前進入回調。4月市場供需平穩,不具備大漲大跌的條件,養殖戶們要抓住機會,積極出貨。

2019年蛋價何去何從?

下圖爲2013年至今,辛集地區歷年蛋價走勢對比圖:

蛋先生:2019年蛋價何去何從?

從圖中可以看出,今年1-2月蛋價所處的價格區間僅高於2017年,某種程度已經說明了今年存欄基數偏大。如果存欄偏低,蛋價不可能持續一個多月在3元下方,哪怕是年後淡季。而3月初,產區均價從2.7元迅速拉昇至3.2元,反彈幅度和速度均創7年同期之最,這種級別的拉漲,超出了人爲炒作的範圍,必然是供應下降或需求突增所致,個人解釋爲蔬菜價格上漲拉動雞蛋需求。

從3月中旬至今,產區均價一直在3.1-3.25間小幅波動,同期波動區間和2016/2018年基本重合(如上圖)。那麼2019年蛋價最終走向何處了?是重現2018年的火爆,還是淪爲2016年的平淡?個人更傾向於後者。拋開不靠譜的存欄數據,僅從表象比較,16年和19年有以下幾點相似之處:

1,行業都處於資金充裕期

經歷了2014-2015年連續盈利,2016年養殖戶們普遍資金充裕;而從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年底,行業同樣經歷了一段較長的盈利期。我們都是養雞的,錢多了,能幹嘛了,最保險的還是多養點雞。所以只要資金充裕,產能的膨脹就很難抑制。

2,都有二師兄的影響

今年大家熱炒非洲豬瘟對蛋價的拉動,這一幕似曾相識。2016年生豬存欄同樣偏低,生豬價於當年6月達20元/公斤,創歷史記錄,同期雞蛋產區均價才3.1元/斤,而現在生豬價格離20元/公斤還差得遠了。

3,飼料價格都處於低位

2016年雖然蛋價持續低迷,但飼料價格低,養殖戶能夠維持小利,所以產能的擴張沒有得到遏制。連續三年的擴張最終導致了2017年上半年的慘劇,而今年的飼料價格也處於低位。

但大同之中不乏小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 2016年環保剛開始,今年則進入了尾聲

從年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3月的兩會,可以看出未來政府工作的重點在“保增長,促發展”,環保將不再是頭等大事。未來的環保重在鞏固原有禁養/限養區,很難繼續前兩年的瘋狂。

2. 今年支原體疫情氾濫,開產普遍推遲、產蛋率大範圍不達標,這是2016年沒有的,這會推遲供需失衡的發生,但無法改變存欄增長的勢頭。

綜上所述,雖然有小異,但大局類似,今年各種外部條件和內在因素都類似2016年,因此個人更傾向於今年蛋價將逐漸走向2016年的平淡,保本有餘,利潤有限。

更令筆者擔憂的是,以1-4月的補欄步伐,5-7月開產小雞將更多,如果期望中的生豬替代不明顯,屆時供需可能失衡,蛋價在中秋旺季之前有再次破三的風險,2016年6月就曾發生過。當然,這僅爲筆者的擔憂,希望不會成爲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