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是個人傑地靈的寶地,民國時期,廬山周邊有很多漂亮的別墅,這惹得很多達官貴人前來居住。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就是因爲想在廬山建別墅才機緣巧合認識了自己的髮妻張樂怡。張樂怡的父親在廬山有一棟漂亮的別墅,宋子文就是在這棟別墅中認識了張樂怡。
說到廬山的別墅,其中有一棟最漂亮的別墅屬於民國時期江西主席熊式輝。熊式輝是在1932年買下這棟別墅的,這棟別墅由美國人建造,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熊式輝主政江西時買下了這棟別墅,買下別墅後熊式輝志滿意得,特意在這裏舉辦了一場晚宴,邀請蔣介石等國民黨政要前來小聚。
蔣介石攜宋美齡到達這棟別墅後,宋美齡立即被這棟豪華的別墅吸引了:熊式輝的這棟別墅太豪華了,不僅佔地寬廣,而且假山、花園、泳池等一應俱全,遠比自己的別墅要漂亮,這讓宋美齡極其羨慕。
從熊式輝的別墅回家後,宋美齡朝蔣介石發了一頓脾氣。宋美齡覺得自己作爲委員長的妻子,住的別墅卻不如熊式輝的別墅,這讓宋美齡打定主意新建一棟別墅,第二年,宋美齡就搬入了特意而建的“美廬別墅”。
江西主席熊式輝主政江西長達十餘年,他屬於國民政府“政學系”成員,“政學系”中比較出名的人還有張羣。熊式輝雖然不如張羣得寵,但也是“政學系”的重要人物,他從1931年開始擔任江西省主席,一直到1942年,主政江西長達11年,稱他爲江西“土皇帝”也不爲過。
熊式輝特別注重宗族觀念,抗日戰爭時期的熊式輝已經是陸軍中將加上將了。解放戰爭時期熊式輝更是晉升爲陸軍二級上將。雖然官越做越大,但是熊式輝卻是一個不忘本的人,他每次回到農村老家都是首先祭祀自己的宗祠,並且與家鄉人打成一片。鄉里鄉親求熊式輝幫忙,只要不違反原則,熊式輝絕對不會拒絕。對家鄉,熊式輝還是一個施恩不圖報的人。
舉例來說,抗日戰爭結束後,熊式輝的老家被日軍焚燬,變成一片焦土。熊式輝很傷心,與村中的長輩商量,由自己出面向銀行抵押貸款。熊式輝畢竟是地方大員,銀行也給他面子。很快,熊式輝從銀行貸出5億元,爲自己的家鄉蓋了一片清一色的小別墅。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前金圓券大幅貶值,熊式輝趕緊催促自己的鄉親還貸。因爲金圓券貶值,折算下來,鄉親們建的一棟別墅僅需要還貸1個銀元,可以說熊式輝幾乎沒讓鄉親們花錢就幫助鄉親們建好了別墅。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熊式輝沒有第一時間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作爲戰犯的他也沒有留在大陸。爲了逃避蔣介石,熊式輝特意寓居香港,生活重心逐漸轉向商業,並在泰國開辦了一家紡織廠。
熊式輝畢竟是“政學系”的主要人物,蔣介石不想讓他遠離自己。1954年,在“政學系”元老張羣的邀請下,熊式輝特意由香港搬到臺灣。不過,到臺灣後的熊式輝不再過問政治,他過着幾乎隱居的生活,由一名國民黨高級官員成爲一介平民。
熊式輝樂得自在,平時寫寫詩練練字,一副與世無爭的心態。1974年,熊式輝因病去世,終年81歲。
參考資料:
《熊式輝的政海起伏人生》楊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