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疗扶贫怎么做?这支志愿医生队伍趟出了一条路!

(健康时报记者 杨月图/文)“不做掠夺式的医疗扶贫,我们要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2018年7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带领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开启中国志愿医生行动·贵州站活动。

中国志愿医生行动是凌锋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共同发起,旨在建设一支医师志愿队伍,通过他们的专业志愿行动“义诊、扶贫、救灾、援外”,缓解目前贫困地区的医疗支援短缺现象,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贵州站为第九站,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华教授担任此次活动总指挥。

493万贫困人口,医疗扶贫道阻且长

“这里有一位食管癌病人,请消化科专家崔梅花老师会诊。”7月27上午9:30分,在中国志愿医生行动·贵州站活动的第一站关岭县人民医院,志愿医生微信群里就出现这样一条紧急消息。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崔梅花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这条信息是来自于贵州毕节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夏光琴,她遇到的这位50多岁的男性病人现在需要的是消化内科专家的帮助。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崔梅花收到这条信息后,马上开始查看病人的消化内镜影像资料。经过两位医生的讨论,建议病人尽快前往上级三甲医院进行诊疗,避免食管全面堵塞。

志愿者医师队伍中,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辛虹是产科方面的专家,在医院查房过程中,她提到最多的就是“喉镜呢,没有喉镜基本的新生儿气管插管抢救怎么做?”“产前诊断很多孕妇都没有做”。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医师辛虹正在给关岭县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传授产妇大出血急救方法

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潜在的挽救呼吸衰竭新生儿生命的干预措施,成功的插管依赖于插管器能够进行喉镜检查。关岭县人民医院产科月分娩量达到250~280例,亟需喉镜等检查设备。

在三天的志愿义诊中,受当地医疗水平限制,需要转诊的病人不在少数,而这些都是目前贫困县医院所面临的最普遍的医疗问题。

数据统计,2015年贵州省有493万贫困人口,全省有66个国家级贫困县,截止2018年贵州全省还有50个国家级贫困县。面对这样庞大的贫困人口,凌锋教授作为活动的发起者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帮扶医院才是能真正做到医疗扶贫。

我们做好菜谱,医院负责点菜

“病人是看不完的,志愿医生不能长期留在当地出门诊,最终还是靠医院自己强起来。”凌锋教授在前一晚的志愿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明确提出,作为中国志愿医生的职责和任务有五项,只有做到其中至少3~4项才能真正达到医疗扶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在水城县人民医院病房查房,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首先是志愿医生调研考察当地多发疾病,技术、设备和资源的需求;第二是解决,就地开展义诊、查房、讲课、宣讲、手术演示,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医生都有着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帮助解决基层医院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要带回疑难杂症以及研究任务,譬如在三天的义诊中,心内心外几位医生就遇到不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当地医院解决不了,需要往贵阳三甲医院、甚至北京医院进行转诊治疗。

(责任编辑:孙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