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开始,城管给了灯罩儿一个巴掌,六爷平了事儿赔了钱,紧接着就让灯罩儿打回去这个巴掌,后来,他被小飞那帮人打了,他一码归一码的算,自己儿子的帐自己还,但欠的这个巴掌,也要自己打回来,在知道了小飞父亲是大官并且贪污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在劝他别惹这件事儿,小老百姓惹不起,但六爷偏偏惹了,一封匿名举报信递上去,体现的就是六爷的规矩。六爷心中的规矩,在影视中也有体现,在片中教育人的一段话很有深意:“中国人身上有血性有担当之类的好品质是不能丢的。

《老炮儿》是由管虎导演,冯小刚监制,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吴亦凡、刘桦、白举纲等主演的电影,于2015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老炮儿是北京俚语,原为老泡儿,在北京话中专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

《老炮儿》的六爷是一个按照自己准则生活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死磕到底。合理的讲义气,恰当的要面子。兄弟磕烂了警车的灯,他凑钱给人家赔了,兄弟被警察打了耳贴子,他照样给打回来。警察能拿他怎么样,一个案底累累的老流氓又那么讲义气,抓紧去又能怎么样,和谐社会里他不会危害社会治安。

儿子做错了事情,他用自己的规矩摆平,即使身体已经完全不行了,也要应最后一场架。人就应该活得有特点,有准则。

严格来讲,这其实是一部方言电影,它其中的对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话。所以,电影院里会出现一些奇妙的状况,在北方人听起来无比正常的儿化音和俚语搭配,却让另一些笑不可支。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听着冯小刚和张涵予板着扑克脸念叨着局气、揍性、你们丫的时候,就如同很多人听天津相声,语调本身就有一种陌生化和文化想象搭配而来的天然喜感。

六爷的规矩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仁义二字!对长辈,对哥们儿,对弱势群体,对陌生的生命都有一颗仁爱之心,在影片中很多次都表现出来。

无论是开头年轻人问路,没用尊称,六爷很不待见,还是为哥们儿被城管欺负而出头,还是街上有人要跳楼,众人欢呼雀跃,六爷破口大骂,还是小混混用手指在脸上,六爷直接动手,教他做人,都折射出六爷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而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年轻人的唾弃,都是在呼唤“仁义”的重要。

六爷心中的规矩,在影视中也有体现,在片中教育人的一段话很有深意:“中国人身上有血性有担当之类的好品质是不能丢的。时代可以更迭,人可以忘却,但有些 东西是需要传承下来的。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能就这样扔了,老炮儿的精神固然不能全接受,但他们讲规矩讲道义,讲理,这点绝对应该传承 ,这就是一种文化。

六爷讲的规矩,正是公平的规矩。刚开始,城管给了灯罩儿一个巴掌,六爷平了事儿赔了钱,紧接着就让灯罩儿打回去这个巴掌,后来,他被小飞那帮人打了,他一码归一码的算,自己儿子的帐自己还,但欠的这个巴掌,也要自己打回来,在知道了小飞父亲是大官并且贪污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在劝他别惹这件事儿,小老百姓惹不起,但六爷偏偏惹了,一封匿名举报信递上去,体现的就是六爷的规矩。

国法是明,“道义”是暗。什么时候守什么规矩,得看你是什么人。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得看你心里,国法更重还是“道义”更重。电影《老炮儿》里的张学军就是个守规矩的人,但是他守的是自己的江湖规矩。张学军显然是个更看重“道义”的人。

片中小飞第一次出现时,头发是白色的,穿着华丽,有着一种嚣张跋扈的感觉,面对六爷这位长辈也是蛮横无理。第二次出场时,小飞也是同样的发型、衣着,行为依旧无礼,甚至约架下海口。直到第三次出现时,他的头大染回黑色,这体现出人物的性格收敛了,有一定的变化。到第四次,小飞看到六爷倒在冰湖上时,他的眼泪流了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不光体现出小飞的成长,也体现出六爷那精神、那讲理讲规矩的信念对小飞的影响。

从六爷看着街头斗殴的没轻没重起,他就看不懂这社会了。从摊上小波惹的这事起,他就明白他那一套玩不转了。但他又不想承认,所以我的规矩我自个抗。这就像影片最后的那只奔跑的鸵鸟,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想着冲破想着坚持。所以啊,老炮儿不是六爷或者是其他兄弟的称号,老炮儿是种精神。

他在那片年轻时曾经单挑过几十个人的冰面上倒了下去。但是他的血性没有倒,他的“道义”没有倒。他倒下之后,他的那些老兄弟和女人冲了上去。一个男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可以死而无憾了。海明威说:男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麦克阿瑟说: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不管对错,侠是有的。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很少看到。

《老炮儿》这部电影,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军人当兵时,维护国家和民族的领土完整,退役后,敢于维护社会正义。体现像军人一样的阶层团体,用一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稳定社会健康繁荣发展,人人有责,这就是最大的规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