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瞭解到,《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由郝玉青和張菁兩位譯者歷時多年翻譯而成,她們分工爲第一、三卷由郝玉青翻譯,二、四卷由張菁翻譯。自2018年起,《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由麥克洛霍斯出版社推出,也讓英語世界的讀者領略了金庸武俠世界的風采。

(原標題:英譯本《射鵰英雄傳》第三卷明年初出版 2021年出齊)

自2018年起,《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由麥克洛霍斯出版社推出,也讓英語世界的讀者領略了金庸武俠世界的風采。《射鵰英雄傳》共分四卷,每一卷出版後都讓外國讀者大呼精彩。

《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譯歷時6年

  第一卷  第一卷

“《射鵰英雄傳》的翻譯工作是資深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女士先開始的,但因爲出版計劃是每年一卷,而且《射鵰》故事內容信息量很大,篇幅也很長,一個人太喫力,所以她找我幫忙接力。她是牽頭人,這本書能‘走出去’也是她的功勞。”

隔着電話,北京青年報記者也感受到了譯者張菁的俠女氣場。記者瞭解到,《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由郝玉青和張菁兩位譯者歷時多年翻譯而成,她們分工爲第一、三卷由郝玉青翻譯,二、四卷由張菁翻譯。其中第一卷的翻譯歷時6年,第二卷的翻譯歷時3年。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二卷年初已出版

 第二卷 第二卷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第一卷《英雄誕生》自2018年2月出版上架不到一個月,就榮登英國亞馬遜暢銷書榜單,首月即加印到第7版,銷售火爆,在英國亞馬遜上也得到了4.0分的好評,54%的讀者給出了五星,英文世界的讀者將其與《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類比。

2019年1月24日,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二卷《被取消的誓約》(A Bond Undone)在英國出版,主要講述郭靖趕赴18年前的比武之約,途中與黃蓉共同應對種種挑戰,同樣引得火熱的反饋和極高的評價。

譯者張菁是一位80後的金庸迷,她在香港長大,金庸的影響像空氣一樣存在於她的生活中。她說自己反反覆覆看小說,然後就是追各版本的電視劇、聽相關的流行音樂,人物如數家珍,情節倒背如流。

 張菁 張菁

與閱讀的流暢不一樣,讀金庸和譯金庸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就像中國讀者進入托爾金的世界一樣需要一把中世紀的鑰匙一樣,向西方讀者介紹金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張菁曾講過自己在翻譯中如何攻克難點,比如參考莎士比亞的語言風格翻譯金庸小說中的古文修辭、語法、句式。“漢語幾個字就能把一個動作或是招數寫完,但譯成英語可能就會需要一長段句子。再有,金庸的小說都是半白半文的形式,這樣在翻譯時就不能完全按照現在的英語形式,儘量避免使用街頭或帶有強烈地方文化、宗教色彩等的詞彙。一來營造古老或永恆的感覺,二來可以避免讓讀者‘跳出’故事世界,聯想到其他文化。句式與表達是現代英語爲基礎,保持閱讀快感。”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菁還透露,爲方便讀者理解,英譯本在導言中交代了宋、遼、金之間的戰爭與糾葛,對歷史事件和中華文化特有的概念也做了文字註釋。“比如要將‘靖康之變’(Jingkang Incident)解釋清楚,才能讓讀者理解郭靖、楊康這兩位主人公名字的深意。”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三卷明年推出

 第三卷第三卷

翻譯《射鵰英雄傳》第二卷的工作歷時3年,張菁說自己身上有一種使命感。“我們閱讀翻譯小說時,不可避免地會帶上自身文化儲備和閱讀經驗的烙印,西方讀者對於《射鵰》的解讀也印證了這一點。金庸小說里人物的傳奇經歷、仿若魔法般的武俠世界以及濃厚的歷史韻味,確實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更容易接受和喜愛。”

談起過去的一年,張菁告訴北青報記者:“過去這一年我在忙第四卷的翻譯,第三卷大約會在明年初出版,第四卷大約會在2021年出版。”對於英語世界“追更”的讀者來說,這應該會是一個好消息。

與此同時,記者瞭解到,由郝玉青女士翻譯的《射鵰英雄傳》卷三封面已經在出版社官方網站上出現,英文標題爲“A SNAKE LIES WAITING”。另據瞭解,《射鵰》頭兩卷的英文有聲書亦已發行,由英國華裔演員Daniel York Loh演繹。

周馨怡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