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人發現了中東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蘊藏着巨大的潛力——無論是在地緣政治方面還是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其中,美國最爲看重的就是這一地區的石油資源,因爲這些資源可以在美國及其西歐盟友的經濟發展之中發揮重要作用,於是,美國漸漸將中東視作了對外戰略的頭等大事,併爲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事實上,二戰結束之後的世界格局也爲美國在中東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美利堅合衆國都處於世界領導地位。昔日的霸主英國日落西山,還欠了美國一屁股債,只能看美國眼色行事;亞洲的強國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接受美國駐軍;剛從戰亂中解脫的中國百廢俱興,國民喫飯都成問題;而那些歐洲國家的整個戰略防禦體系甚至都需要美國幫他們建立。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臣服在了美國腳下,只有蘇聯可以和美國抗衡,世界的兩極格局初現雛形。
冷戰時期,爲了遏制蘇聯在中東地區的行動,美國將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價值發揮到了最大。雖然蘇聯一度利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團結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給美國在中東的霸權造成了些許的威脅,但最終蘇聯這個巨人還是在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美國在中東一家獨大。但是,美國真的有能力完全控制中東局勢嗎?實際上,美軍在中東的策略一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美軍深陷在戰爭泥潭之中,導致公共債務已經到了一個十分誇張的數字。最終,美國宣佈從阿富汗和敘利亞撤軍,而駐紮在伊拉克的部隊撤離目前看來也是時間問題。
911事件之後,美國先後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隨後的利比亞和敘利亞也有美軍的參與。如果說美國將出兵阿富汗視爲一場針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報復行爲的話,那隨後針對伊拉克以及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就完全是以爲當地人民帶去美式“民主自由”爲理由的爲美國自身利益考量的戰略部署,目的就是推翻當地原有政權,扶持親美甚至傀儡政權,以達到蠶食中東的效果。然而以“正義”爲名的阿富汗戰爭最終以美軍撤離告終,這遭到了各方甚至美國內部聲音的指責,時任白宮安全顧問就曾抨擊撤軍計劃是對911死難者的侮辱。
美國想要在中東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秩序體系,但是他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把中東搞得亂七八糟然後離開。如今的中東已經成爲了各方勢力博弈的棋盤,不僅俄羅斯有捲土重來之勢,就連土耳其也想在中東有所圖謀,好實現自己阿拉伯世界領導者的目標。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了美國的虛僞,美國只是將“自由民主”當作武器來使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之一沙特阿拉伯甚至至今還是一個世襲制的國家,其民主程度遠不如被認爲專制的伊朗。
而2020年初的一次軍事行動,讓美軍在中東徹底陷入窘境。蘇萊曼尼將軍之死讓伊朗國內燃起了強烈的反美情緒,而美國這種歇斯底里的做法讓很多中東國家都開始擔憂自己的前景。目前的美國一方面想要減少在中東地區的投入,讓盟友肩負起更多責任,另一方面在中東的無力感正在不斷加強,控制力逐漸減弱,爲了增加存在感又不得不回身。美國已經嚐到了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帶來的惡果,而中東國家的矛盾還會變得更加複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