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寻找食物一样,吸引异性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本能,只是在不同时代,吸引力的表现不尽相同:革命年代,一身军装最能俘获姑娘的芳心;改革初期,一张绿卡就能让很多校花奋不顾身;如今,最能体现魅力的,是房子。如果没有房子(至少是买房子的钱),你都不敢正儿八经的谈恋爱。

到了谈婚论嫁,房子就成了最核心的话题,即便你爱得死去活来,但长辈们并不会太在乎。他们会问你有没有房子,什么时候买房子房子,买什么样的房子,买房子的钱谁出。。。房子太重要了,甚至比对方是谁、对方有多爱你更重要。有房子一切都好,没有房子,一切都得重新考虑

有多少姑娘,能够置长辈的反对于不顾,冒险嫁给一个没房子的男人?

相亲更不必说,房子是关键条件。前些年很看重的比如工作单位,工资什么的,在房子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靠赚工资在一些城市买房已经完全没希望了。“清华北大不如生在乡下”,一个拆迁户,手握三五套房,魅力比那些高材生金领之类的要大得多(事实上生活水平也高得多)。

没房子还相什么亲?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房价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已经具备了社会分层的功能。你有没有房子、有几套房子,决定了你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譬如什么小康中产之类的,以前主要看的是薪资收入,现在看的是有几套房子。

只是高薪而没有房子,在一些城市,意味着你可能永远都处于社会底层。

一个个好端端的姑娘,她当然有理由选择一个更好的阶层去过完一生,这很残酷,但却正在发生。

前不久老司机看到一个理论,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不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商业模式的进步,带来的都是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放大,财富进一步聚集到少数人手中。这个理论很黑暗,跟马克思老人家的最终共同富裕理论背道而驰,但却很现实,近代的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全球化全都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人来说,商品房改革是不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呢?

呵呵!

虽然很多人都在咒骂房价,但老司机仍然认为要感谢这个时代,至少在像宁波这样的城市里,你还有机会做房奴——要知道在香港,超过一半的人都没这样的机会,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人一辈子都要租房。不要梦想着房价会暴跌让你去抄底,越到后面,买房越难,有房的人越少。

没看到吗,已经在大力发展租赁房了,这就是承认以后有一部分人是永远买不起房的!

————End————

配图除注明外均源自网络

支持老司机,请点击右上角转发

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房产老司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