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很多文章,都把“頻繁查徵信”描述爲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會影響辦信用卡和貸款!

  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不同查詢,影響不同

  徵信報告上,會顯示徵信查詢原因。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貸款審批等幾種類型。

  1.本人查詢

  自己去當地人民銀行的櫃檯查詢徵信,或者通過一些網絡渠道查詢徵信情況,都屬於本人查詢。

  這種查詢不會對你造成負面影響。

  2.貸後管理

  指貸款下款後或信用卡下卡後,銀行的徵信管理活動。有時候你可能並不知情,徵信報告上就出現了很多查詢記錄。

  銀行進行貸後管理,是爲了隨時瞭解你的財務狀況。比如:你有沒有在別的銀行有逾期?有沒有大量貸款?

  如果銀行在貸後環節,認爲你存在巨大風險,可能會給你的信用卡降額,甚至凍結。

  如果你的徵信狀況良好,可能還會給你提額。

  這類查詢也不會對你造成負面影響。

  3.信用卡審批、貸款審批

  會對你造成負面影響的查詢類型來了。

  大量申卡,頻繁貸款,會被認爲很缺錢。銀行救急不救窮,不願意給這類人下卡和貸款。

  一般來說,一年有6次以上此類查詢,就和申卡or貸款絕緣了。

  4.擔保資格審查

  也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因爲你的朋友缺錢,以此類推你也沒啥經濟實力。

  這個邏輯,和芝麻分裏某個評價維度一樣。你的人脈也在影響你的信任值。

  是否有必要自查徵信?

  好貸君的建議是:需要查,但不要太頻繁。一般半年一次就好。

  定期瞭解自己的徵信情況,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不小心造成了逾期。如果發現及時,是可以和銀行協商撤銷的。或者出現被貸款等情況,也及時向銀行提出異議。

  另外,瞭解自己的徵信情況,申卡或者申貸時做到心中有數。

  頻繁自查徵信,會有什麼壞處呢?浪費錢啊!

  按照規定,櫃檯查詢每年有兩次免費的機會。第三次開始就要收費了。

  不過,網絡渠道查詢沒有限定次數。但是有延遲,有時候可能不準確。

  減少貸後管理的查詢

  減少貸後管理查詢,有三種辦法:

  第一,避免選擇那些喜歡“貸後管理”的銀行咯。據反饋,建行、交行、農行查詢比較頻繁,基本一月一次。

  第二,直接致電對你進行“貸後管理”的銀行,申請減少頻次。一般都會接受。

  第三,如果你沒有在某銀行申請過貸款or辦過信用卡,它卻以“貸後管理”爲由查詢你的徵信記錄,這是違規的!你可以到人民銀行投訴。

  不止央行有徵信報告

  除了央行徵信,還有一些徵信產品你也要了解一下。

  一類是大數據徵信產品。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寶的芝麻信用。浦發銀行、北京銀行等下卡,也會參考這個數據。

  還有一類是P2P黑名單。雖說許多網貸不查央行徵信,他們也有自己的行業聯盟。如果你屢次申請不下,可能已經上了它們的黑名單!現在有了百行徵信公司,P2P黑名單可能還會升級。

  文|宋琳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