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天眼揽才难?全国青年纷纷应征: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话题热度还未散,好消息就传来了!

“天眼”一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为啥,这两天我们收到了将近40份简历。”一度遇冷的招聘突然热了起来,这已让人倍感振奋,而读罢这些求职信,让人心头更暖——

“从小就喜欢宇宙”“期待能为射电望远镜做贡献”“默默无闻地做一颗螺丝钉”“国有招,我必应”透过这些只言片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求职者的那颗赤子之心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从自我介绍来看,其中有留学海外的高材生,有实践经历丰富的工程师,亦有满腔热情的毕业生,可谓人才济济。而应征这份“钱少活多离家远”的工作初心,或是为了自己的天文梦,或是为了自己的家国情。

在这些求职者的价值排序中,理想情怀是排在第一位的,被外界讨论最多的“10万年薪”反倒成了次要因素。这样的选择,再次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貌,也给了全社会更多信心。

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始终有矢志报国的传统。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更有太多人满腔热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艰苦的年月,一大批有志青年放弃了国外的优渥待遇,辗转回到百废待兴的故土,“要把一生奉献给祖国,为改变她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她的独立、强盛、繁荣而奋斗。”

就拿钱学森来说,一段听证记录今天听来依然直击人心——

我有国士,举世无双!

正是得益于老一辈科研精英的无私付出,新中国才能在内外交困中站稳脚跟。而在之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都涌现出了太多拳拳报国者。袁隆平、黄大年、钟扬……他们深耕于不同领域,却都没有荣华富贵的追求,只有义无反顾的执着。

当历史的接力棒递给“80后”“90后”,一些人开始担心,“垮掉的一代”“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他们”还会有那么浓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吗?毕竟在愈发喧嚣浮躁的当下,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薪水待遇环境强度似乎每一样都可能动摇这些年轻人的意志。

然而近些年,已经有太多事实证明,个性张扬的当代青年,骨子里依然流淌着传统的热血。当各方面都在担心“天眼”的“10万年薪”招不到人时,一群应征者以自己的坚定宣示:时光荏苒,中国青年的报国传统依然得以传承。

社会为此感到欣慰,也正是基于这份欣慰,更呼吁相关部门给爱国报国的人才足够的职业尊荣。今天,中国是举世瞩目的新兴大国,也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大国。跟当年相比,我们更有能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也更有条件保障人才的实际诉求。让一流人才收获一流待遇,让他们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也是给全社会传递出一种鲜明的价值导向。

“天眼”招聘难峰回路转,暖心之余,期待能够举一反三,以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助力追梦人抵达更远的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