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潭柘寺的玉兰也开了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

潭柘寺还未对游客开放

想念玉兰花开

不如在这里一起欣赏

潭柘寺 位于

京西门头沟东南部的潭柘山麓

距市中心20多公里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

周边有九座山峰环绕

▲摄影/杨立泉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

古树参天,佛塔林立

殿宇巍峨,错落有致

更有翠竹名花点缀其间

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当北京城区大部分花卉盛开并将凋谢之际, 而潭柘寺的繁花绽开才逐渐拉开序幕,腊梅、迎春、探春、报春百花争艳。

白玉兰、黄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竟向开放;虽着时光进入四月份榆叶梅、碧桃、各色丁香、牡丹、锦带、紫薇、芍药等各种花卉也将陆续开放,正所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所描述的那样“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潭柘寺独特的自然环境,放慢了时间的脚步,呈现了迟来的春天景色,为忙碌的无处寻觅的人们,弥补了春天的美景。

▲摄影/杨立泉

潭柘寺内毗卢阁东侧的两株10余米高,遮荫20多平米的“二乔玉兰”,每年大约在3月底4月初进入花期。二乔玉兰是人们赐予的中文名,其原名为“朱砂玉兰”,属木兰目,木兰科大灌木或乔木。

一般高6至10米,为玉兰和木兰的杂交种。叶呈倒卵形,先端宽圆,1/3以下渐窄成楔形。与腊梅一样先开花然后长叶,花呈钟状,气味芬芳。

每朵花有九枚花瓣,分三层排列,外轮三枚较短,呈紫红色,其余的六枚花瓣外面带紫色,里面是白色。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州、杭州、昆明等西南地区,北方罕见。

何谓“二乔玉兰”?三国时期,东吴乔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当时著名的美女,长女大乔嫁给了孙策,次女小乔嫁给了周瑜,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中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

因为“朱砂玉兰”的花朵紫中带白,呈下紫上白两种颜色,而且双色渐变,十分娇艳,人们常用‘美人如花’来比喻,故得名“二乔玉兰”。

据记载,现代社会上的二乔玉兰花品种是由法国人通过嫁接技术培育而成的,距今不过100余年的历史, 而潭柘寺的这两株二乔玉兰植于明代中期,现已有400多年的树龄了,可见当时我国的花卉培育技术已经十分的先进和考究了。

时光荏苒,历史流转,明朝间是谁种下的?或是为谁所种的?已经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但每到这个时节,“二乔玉兰”总会如约绽放,堪称是潭柘寺的一绝,也是寺院最吸引人们的地方,赏花的,拍照留念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有诗赞曰“游人摄足来朝夕,胜地回头如梦魂”; “三春一绝京城景,白石阶旁紫玉兰”。

同时,有着300余年树龄的一丛古探春紧靠二乔玉兰左边比翼生长,枝叶茂盛,并先于它含苞欲放, 耐心的等待着二乔玉兰一同开花,届时将芬芳四溢,满园馨香。

▲摄影/杨立泉

寺院周围有诸多株白玉兰、黄玉兰、紫玉兰等木本兰花,但是还有众多的一种叫做“二月兰”的草本植物兰花,即古代最原始的“兰”。兰,古代通指香草,也叫兰草。包括二月兰、泽兰、藿香等草本植物,是用来熏蒸、沐浴、辟邪的。到了唐代以后,人们发现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的另类木本“兰”,其花优美,其香清幽,深受追求淡泊的文人雅士所推崇。

古典诗歌中常写兰花的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所以兰花总是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把兰花形容的像一位隐士,这位隐士就是李白笔下的“二月兰”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