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深圳樓市的情況來看,10月份深圳備案房產數量明顯增加,而售樓卻在促銷打折中進行,並且買房的人大多選擇觀望,而不是像上半年一樣爭相搶購,一房難求。這已經足以說明現在的樓市已經從賣方市場,轉變爲了買方市場。

但是別忘了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往往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也是最強的,並且土地資源緊張。而一線城市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一下三四線城市的情況。

三四線城市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就是屬於人口外流城市,並且沒有支柱性產業吸引外來人口進入,而現在的房價上漲,主要源自於棚改貨幣化安置產生的大量剛需購房者,以及大量的炒房投資客,和不斷上漲的土地價格共同促成的,而目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已經差不多了,不斷蓋高的新樓盤,並沒有增加的人口,未來難有更多的接盤俠。

而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還有一定數量的棚改任務,未來兩年棚改還將影響三四線城市樓市的房價。

但是現下國家一再強調“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不會發生變化,樓市調控也一樣不會放鬆,限購限售限貸政策還將因城實施,在這個節骨眼上,三四線城市依靠棚改貨幣化安置繼續保持房價上漲,顯然與全國樓市節奏不符合。

在今年年中,央行就已經說明,棚改貨幣化安置將進一步收緊,由之前的拆遷補貼現金轉變爲補貼實物,這樣一來,人們購房的慾望顯然大打折扣,對房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只是這個棚改貨幣化安置收緊,還沒有普及到所有三四線城市,“金九銀十”遇冷的今年,很多三四五線城市其實房價還是保持着上漲趨勢的。

因此爲了全國樓市健康發展,嚴厲打擊投機炒房行爲,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調整將進一步擴大和加速出臺。

靠投機房產賺快錢的“春天”已經過去,未來“房住不炒”纔是主流。

(文/阿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