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上官雲)“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這句農諺也描繪了該節氣的天氣情況和重要性。

民俗學專家王娟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衆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雪時節天氣變得寒冷,民間開始進補,食用各種肉類,主要是雞、羊等溫性肉類,養陽氣。同時也要開始儲存食物,主要是醃漬食物,準備過冬、過年。

資料圖:大雪節氣“財神”福州街頭送祝福。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這時,國內不少地區最低氣溫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乃至暴雪。所以說,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一樣,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古人將大雪分爲三候:“一候鵑鷗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指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荔挺”則是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伴隨嚴寒而來的雪花並不可怕,厚重的積雪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降得很低,爲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

當積雪融化後,土壤水分增加,便可供農作物在春季生長時使用。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具有一些肥田作用。所以,有諺語表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只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節氣的名字叫“大雪”,但並不是指這天一定下雪,而是表明降雪的可能性會比小雪時更大;如果降雪的話,雪量也一般會比小雪時的降雪更大一些。

資料圖:滑雪愛好者在滑雪。 史有東 攝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雖然大雪不是節日,相關民俗活動比較少,但隨着氣溫急劇下降,北方的一些河流會結冰,並且越凍越結實,這時,人們可以滑冰嬉戲,如果有降雪的話,還能打雪仗。

“這都是大雪前後比較好玩的娛樂活動,但要以安全爲前提。”民俗專家高巍介紹,雅緻一點兒的做法,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組織一些以雪或者冬天爲主題的詩會,共同欣賞雪景,然後賦詩抒懷。

嚴寒封住了家門,重大的農事活動也幾乎沒有了。即便不舉行詩會,冬日晚飯後,人們也會湊在一起,品嚐特色小喫,閒談家常以消磨時間。

在飲食方面,老南京有句流傳很廣的俗話,叫“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高巍解釋,其實不止是南京,等大雪來臨,家家戶戶都忙着製作各類醃肉、香腸,既方便冬天儲存食用,又是爲新年做準備。

冬季適宜進補。爲了對抗寒冷的天氣,大雪節氣到來後,應多喫一些富含蛋白質並且易於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抵抗力,比如燉得熟爛的牛肉湯等等。高巍介紹,凍柿子也是老北京人特別喜歡的水果,“肉厚多汁,也可暖胃”。(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