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好声音”选手参加《歌手》都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要摘下“选秀”的标签。参加《歌手》的“好声音”选手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要有自己成熟的代表作。

作为歌坛华山论剑级别的知名电视综艺《歌手》,今年集中了一批《中国好声音》的“回锅肉”:袁娅维、吉克隽逸、周深、耿斯汉、鞠红川……再加上前几年参加过《歌手》的梁博、金志文、张碧晨、关喆……在这个专业歌手竞技的舞台上,大幅增加“好声音”选手的份额,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八季《歌手》中,从未少过“选秀歌手”的痕迹。在《歌手》之前,音乐选秀节目一直都是大众音乐的主流电视形态。2005年的《超级女声》让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成为乐坛现象级人物,虽然最初她们曾受到过行业的排斥,2010年之前甚至无法在更高的平台露脸,但随着她们的韧性坚持和逐渐成熟,如今都已经成了华语乐坛的“扛把子”。2012年,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专业选秀” 再度走红。吴莫愁、梁博等人一唱成名,掀起新一轮造星高潮。

前三季《歌手》中出现的尚雯婕、周笔畅、张杰、张靓颖、谭维维……都是湖南本土选秀 “超女”“快男”的代表人物,导演组明显希望通过这些“自产”歌手撑起节目。从第四季起,眼看自家人才耗尽,只得“外聘”高人,于是“好声音”学员开始轮番登场,关喆、金志文、袁维娅、张碧晨、梁博……不过,“好声音”学员在《歌手》中大多命途多舛,要么早早淘汰,要么踢馆失败,坚持到决赛的只有张碧晨。

其实,“好声音”选手参加《歌手》都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要摘下“选秀”的标签。比如参加第四季《歌手》的关喆,说得最多的是他历经乐坛浮浮沉沉的感悟;袁娅维参加《歌手》,每一次都会铺垫她如何受到多位音乐的热烈推荐;张碧晨更是直言,希望通过节目,让大家很多年之后不仅记得她,还记得她留下了好。

参加《歌手》的“好声音”选手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要有自己成熟的代表作。比如唱《凉凉》的张碧晨,唱《大鱼》的周深……第一季“好声音”结束后,吴莫愁是人气最高的一位选手,当年与她合作的都是一线大咖郭富城、蔡依林、罗志祥等,但她的走红却与音乐关系不大,而是极富争议的个性和造型。8年来,吴莫愁出过个人专辑,唱过电视主题歌,甚至出演过电影,但依然维持不住日渐下滑的人气。反倒在第一季“好声音”结束后不温不火的梁博、袁娅维,如今成了乐坛先锋力量。说白了,音乐是根本,其余都是浮云。持续有好的音乐作品,才是歌手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的保障。

《歌手》如同华山论剑,集结国内乐坛各路英雄好汉。当年的“好声音”对《歌手》都有“二次加冕”的期待,虽然成败或许不重要,能登场就是赢家,但从“素人”到真正的“歌手”,这才是终极考验。

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版权归原所有,向原创致敬

:任晓帆

统筹:李熙爽

审核:贾成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