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國都是彈道導彈力量相對比較強的國家,在這三國之中,尤屬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最遠,達到了16000公里,美國則爲12500公里。在國際上,將射程超過8000千米的導彈即定義爲洲際彈道導彈。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成功試射了東風-5導彈,因此擁有了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它的洲際彈道導彈起步較早,發展較爲成熟。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七十年代正式服役,是對民兵2的改進型。彈長18.26米,彈徑1.57米,採用NS-2全慣性制導,射程在9800公里-13000公里,普遍認爲這款導彈的最大的實用射程在12500千米。並且這款導彈的發射方式較爲安全,通過地下井發射,但是這也降低了這款導彈的機動性。

俄羅斯是蘇聯的重要繼承者,雖然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常規軍事力量與美國對比幾乎全面處於下風,但是它的導彈力量卻是十分強大。時至今日,俄羅斯的R-36M2撒旦洲際彈道導彈仍然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達到了16000公里。其實這款導彈的家族相當龐大,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服役的R-36M彈道導彈射程就已經在10000公里以上,而射程在16000公里的R-36M2則是在1991年服役的。

地球的直徑只有4萬公里,並且地球是圓的,在理論上只要導彈的射程達到20000公里就可以打擊到全球的任何地方。像中美俄三國洲際彈道導彈這樣的射程基本上夠用,並且由於現實技術的限制,各國還無法研製出射程達到200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憑藉其超遠的射程和超強的破壞力成爲導彈家族中最具有威懾力的一員,能夠對敵方國土進行遠程打擊,其作戰目的主要是戰略性的,即主要對敵方主要的軍事設施進行打擊,打擊敵國軍隊的士氣,動搖其民心。並且洲際彈道導彈破壞力比較強,尤其是裝備了核彈頭之後,更是擁有了毀滅一座城市的力量,所以它的存在更多起到的是威懾作用。也就是說洲際彈道導彈可能幾百年不用,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沒有。(作者署名:利刃號 利刃/跳樑小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