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吳亦凡的現場確實不如王嘉爾。與王嘉爾相比,吳亦凡的音樂作品就顯得更加多樣化,他既有歐美嘻哈風的音樂,又有頗具中國風的歌曲。

將王嘉爾與吳亦凡作對比,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他們兩個在音樂水平上到底孰強孰弱呢?接下來小編將以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和在綜藝節目上的現場表演水品來分別進行比較和說明。

一、代表作

1、王嘉爾代表作——《Papillon(巴比龍)》、《Fendiman》、《Different Game》等

其中,《Papillon》作爲王嘉爾最經典的成名作,於2017年8月26日發行。這首歌由王嘉爾、Boytoy作曲,王嘉爾作詞,奠定了王嘉爾自己獨有的嘻哈風格。其中,抓耳的前奏,洗腦的旋律aite aite aite,再搭配上極具節奏感的鼓點以及王嘉爾渾然天成的小煙嗓,使得整首歌節奏明快,十分悅耳。再加上王嘉爾作爲幫唱嘉賓,在《中國有嘻哈》的舞臺上與與GAI一同演唱了這首《Papillon》,使得《Papillon》瞬間爆紅,一時間也讓王嘉爾收穫了大量粉絲,成爲新晉流量明星。

王嘉爾

而之後相繼發佈的《Fendiman》、《Different Game》等作品,延續《Papillon(巴比龍)》中固有的風格,頗受廣大粉絲歡迎。可以看出,王嘉爾的音樂風格別具一格,他對嘻哈有着自己態度,他摒棄了嘻哈一貫的女人,金錢,暴力或diss等粗俗的內容,而是藉助嘻哈傳達自己獨有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

王嘉爾

2、吳亦凡代表作——《July》、《November Rain》、《中國魂》、《大碗寬面》等

與王嘉爾相比,吳亦凡的音樂作品就顯得更加多樣化,他既有歐美嘻哈風的音樂,又有頗具中國風的歌曲。其中吳亦凡的首張英文單曲《July》在美國花費了吳亦凡三個月的時間打磨,還請來了兩屆格萊美獎獲得者、Justin Bieber超級製作人Karl Rubin參與制作。而《Deserve》則是吳亦凡與美國著名說唱歌手Travis Scott的聯手之作,也正是憑藉這首歌,讓吳亦凡成爲了首位登頂美國iTunes總榜的華人歌手。

吳亦凡

除此之外,吳亦凡還廣泛涉獵具有中國風的嘻哈風格,力求自成一派,但始終被人吐槽。在節目《中國有嘻哈》當中,吳亦凡也極力推崇帶有中國元素的嘻哈風格,這也是爲什麼第一屆冠軍之一GAI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吳亦凡也推出了相應的中國風嘻哈單曲,例如比較著名的《中國魂》以及最新發布的《大碗寬面》等,可以看出吳亦凡頗具匠心。

吳亦凡

二、現場演出

1、王嘉爾的現場

雖然出道不久,但王嘉爾已經參加了不少的綜藝節目,其中大型歌唱競演類節目有:《中國有嘻哈》、《夢想的聲音》、《這就是原創》等等,而王嘉爾在這些節目當中的現場演出不乏亮點。一副極具個人特色的小煙嗓,以及頗具律動感的王嘉爾式嘻哈風格,外加王嘉爾嫺熟的舞蹈功底,讓他的演出極具舞臺魅力,更囊括了一大批女粉絲。

此外,王嘉爾的Feelstyle也還OK,雖然普通話不太標準,但對於韻腳和Flow的的把控一直都很到位。

王嘉爾

2、吳亦凡的現場

與王嘉爾的現場相比,吳亦凡的現場就明顯略遜一籌了。每次現場,爲了避免失誤和走音,吳亦凡或多或少都要加入所謂的“Autotone”(實際上就是電音的一種修飾手法)。也正因如此,廣大網友們給吳亦凡起了一個“電鰻”的外號。後來,吳亦凡發現自己在現場唱一些中國元素的歌曲更能博得觀衆的共鳴和認同感,於是就在中國風與歐美電音結合的音樂道路上越走越遠,永無止境了。

而吳亦凡的Feelstyle,我在此就不做過多的評論了,真的值得大家去聆聽,去欣賞。

吳亦凡

三、總結

因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音樂層面上,吳亦凡的音樂較王嘉爾的更具多元化,也更具情懷;但吳亦凡的現場確實不如王嘉爾。所以他們也都有自己各自應該努力的方向,才能爲觀衆,爲演藝圈內人士,展現出更加完美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