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卡神小組認爲個人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讓借款人提升對個人徵信的重視程度,是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的另一重大意義。2020年2月底,多家P2P平臺宣佈正式接入央行徵信,其相關借貸數據將定期報送至央行徵信系統,借款人可在個人徵信報告上查詢自己的借貸記錄。


2020年2月底,多家P2P平臺宣佈正式接入央行徵信,其相關借貸數據將定期報送至央行徵信系統,借款人可在個人徵信報告上查詢自己的借貸記錄。根據卡神小組瞭解,自網貸行業開始優勝劣汰、自我淨化開始,少部分借款人便寄望平臺倒閉,自身債務便可消除,於是有組織的對抗催收,並散播對於平臺不利的消息,引發出借人恐慌,對平臺的正常運營造成巨大影響。而接入央行徵信後,一旦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從自身的日常消費、公共出行到房貸等商業貸款的審批,再到子女入學均有限制,且即將升級的二代徵信系統除個人金融信貸數據外,還包括個人電信業務、生活繳費等情況,對老賴形成全方位的懲戒。今天卡神小組就來和朋友們聊一聊對於那些惡意逃廢債的老賴們該怎麼辦?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這是網貸行業與逃廢債羣體持續作戰進程中里程碑式的關鍵節點。那麼逃廢債猖狂到了什麼地步?根據卡神小組瞭解,在2018年之前,惡意逃廢債羣體雖然一直有,但其規模有限,多是小部分羣體。自P2P網貸行業清退加速後,更多的心懷僥倖的借款人看到了不還錢的希望,而且呈現集團化、組織化、自媒體化的特徵。

在2019年多個退出網貸行業平臺的清盤公告中均提及因借款人惡意逃廢債情況肆虐,平臺回款困難,導致平臺資金流受到嚴重影響,影響正常運營,更對出借人的資金回籠形成壓力。一些借款人借錢逾期後,採用抱團取暖的辦法——通過建微信羣、QQ羣,或者找媒體投訴等方式來躲避債務。徵信的不完善和普通羣衆的善意,被他們拿來利用以行使老賴式維權。

除借款人自發地規避債務外,還有新形成的產業鏈來幫他們。據卡神小組瞭解,某媒體日報報道,幫老賴延期還款、減免逾期息費已經悄然形成一個灰色產業鏈。在線下及各類社交、電商平臺上,一些宣稱可以幫助客戶停掉高額違約金、利息、減少還款金,甚至保護客戶剩餘資產,不被強拍、低拍的公司或團隊,收取10%—70%的費用,有中介甚至以此爲生意。

這是一個叫做反催收的江湖,這個江湖內牛鬼蛇神、魑魅魍魎此起彼伏,投訴、耍賴、扮弱勢是其一貫操作。此外,在這個反催收產業鏈裏還有專門銷售防爆通訊錄服務,以逃避債務過程中的催收電話。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此類反催收已經開始以商務諮詢、法律諮詢、網絡科技信息等名義成立公司,進行公司化運作。根據卡神小組瞭解,此類公司在遼寧、上海、江蘇、廣西、湖北等地均已出現。部分公司不僅上線了官網,甚至還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新媒體平臺開通了自媒體號,進行網絡直播或者發文章吸引粉絲,這些公司往往以利息過高爲由,號召借款人拖欠債務。這些行爲不僅對網貸平臺的正常運營有害,更對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產生衝擊:對整個社會而言,逃廢債的大量累積、泛化不僅使得反催收組織猖獗發展,更極易造成負面示範效應,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下行的經濟環境造成雙重壓力。

2019年全年,監管部門、整個行業幾乎都在與惡意逃廢債羣體作戰,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包括要求上報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名單,將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將試圖通過信訪、投訴等方式藉機惡意逃廢債的移送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網貸平臺打擊逃廢債的舉措,2019年9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與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所有網貸平臺均需接入央行徵信、百行徵信等徵信機構。

《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發佈之際,卡神小組 認爲《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對於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金融消費者,更好地控制風險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50家機構經過層層篩選:國家互金風險整治辦和地方整治辦、金融辦推薦、央行徵信中心審批,標準則既包括機構的合規整改狀況,也包括所接入債權的真實合規性及利率的合法合規性。爲期一天的培訓班對在營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的系統方案和流程、接口規範技術與質量管理、異議處理等事項進行了介紹和培訓。會後,按照監管要求提交接入計劃並獲批的機構即可開始研發對接。

卡神小組根據2020年2月以來多個平臺發佈的公告,目前已有多個掌握行業較多借貸數據的頭部平臺宣佈其數據接入央行徵信。之後,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系統進入新的執行階段,有效觸達了市場多方主體的合法訴求,將在降低平臺風控成本、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維護金融消費者等多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卡神小組認爲個人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讓借款人提升對個人徵信的重視程度,是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的另一重大意義。

那麼央行徵信如何對老賴進行懲治?卡神小組從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央行徵信系統收錄10.2億自然人、2834.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個人和企業徵信系統分別接入機構3737家和3613家,基本覆蓋各類正規放貸機構。自2006年開始上線的央行徵信系統,通過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企業和個人的基本信息、信貸信息和反映其信用狀況的其他信息,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在促進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風險、幫助公衆節約融資成本、創造融資機會、提升社會信用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爲了個人信用行爲的經濟身份證。

而2020年1月底可以查詢的新一代徵信系統則更爲強力:二代格式個人信用報告直觀展示了個人最近24個月還款記錄、最近2年的逾期金額和最近5年內逾期記錄,增加展示了個人爲企業提供擔保、就業狀況、國籍、聯繫電話等。特別是最近2年的逾期金額一項,能更加全面展示個人按期還款信息,更準確反映個人信用狀況。此外,企業信用報告增加展示了上級機構、企業規模、所屬行業等。

卡神小組總結:根據卡神小組瞭解,個人水費、電費等公共事業繳費信息也會在相關數據報送系統完善後,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徵集各數據源單位和信息主體同意後進行展示。卡神小組告訴朋友們,一旦借款人出現逾期記錄,徵信報告上涉及到的相關業務主體均可查詢,並提供相應的制裁行爲。所以,卡神小組希望朋友們瞭解,在未來,不管網貸平臺在還是不在,主營業務是否轉型,徵信系統會一直在那裏,該還的錢還是要還,逃無可逃。朋友們說是不是,希望這個資料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