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利尿剂则是心功能的“守护神”,是心衰治疗不可缺少的药物。下面就说说长期使用利尿剂不可忽略的那些问题,为了自己或家人请收藏

“是药三分毒”,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目前的事实是,临床常用的药物都已经过多期严格临床试验,被证实人体短期服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然而,由于利尿剂在心衰的治疗上具有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临床上常用于心衰、高血压患者,并需长期使用,因此我们应对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

利尿剂如何“守护”你的心功能?

利尿剂尿药物在心衰应用广泛,且效果确切。其主要药物作用机理是通过快速增加肾尿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从而减轻回心血量最终减少心脏泵血量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重新建立新的血流动力学平衡。

利尿剂分为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襻利尿剂(呋塞米)、保钾利尿剂(螺内酯)三类。

●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利尿剂禁忌证的人群;

● 襻利尿剂多用于伴肾功能不全人群;

● 保钾利尿剂不会引起钾的过量流失,但其降压作用弱,不宜单独使用,常与其他类利尿剂合用。

长期使用利尿剂,你要关注这几点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给予利尿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由于人体本身肾脏离子通道特性和利尿剂的作用靶点,药物在发挥利尿作用同时,会不可避免导致钾、镁等微量元素的流失,引起低钾、低镁血症。电解质紊乱会诱发心电紊乱,进而出现心律失常,此时应密切监测血液中的离子情况,及时补充钾盐和镁盐。联用ACEI,或给予保钾类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一定程度预防钾镁盐的丢失,但用药过程中需严格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

利尿剂长期使用会过度激活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内源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长期高度激活反而会导致外周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衰病情进展。因此,心衰患者在使用利尿剂同时,应同时给予外周神经受体抑制剂的治疗,包括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低血压

人体血压的形成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方面,外周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管壁内平滑肌收缩力与心肌收缩力相对抗,心肌收缩力形成人体的收缩压。另一方面,人体的循环血容量是否充足也是保证血压的重要因素。长期过量给予利尿剂可导致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因此,利尿剂的使用应根据每天饮水量确定使用量。

尿酸代谢不良

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利尿剂有一定几率引起尿酸代谢不良。利尿剂引起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的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利尿剂由于尿量增多,会引起血容量减少,同时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另一方面,利尿剂与尿酸代谢途径类似,均通近曲小管管壁内同样的转运系统(尿酸转运蛋白)分泌,因此长期使用利尿剂会竞争性抑制尿酸的分泌;同时,利尿剂还可促进近端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增加血尿酸重吸收。不同利尿剂对肾脏尿酸排泄途径的阻碍程度不同,导致尿酸升高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相对于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髓袢利尿剂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最高;而长期给予阿米洛利、氨苯喋啶的心衰患者,血中尿酸水平上升的发生风险较低。

脂质代谢紊乱

长期使用利尿剂引用脂质代谢紊乱并不多见,利尿剂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很少引起明显的脂质异常改变。有研究者指出,在利尿剂治疗的前6个月~1年的时间里,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但随后可逐渐降至治疗前水平。噻嗪类利尿剂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