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片:潘從源的兒子要到了寶地劇照四、子孫後代飛黃騰達。圖片來源於網絡:潘從源將自己葬身於風水寶地一、秀才一生落魄無所爲。

從古代起,人們就對風水學說有着執着的追求,尤其是死後葬身於何處,更是古人在意的地方。舉例子來說,古代皇帝的陵墓地址選擇。
據瞭解,古代皇帝剛即位,就會爲自己選擇風水寶地,並開始着手修建陵墓,就比如秦始皇,他的陵墓前前後後修建了數十年,動用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資源,足以看出他對自己的陵墓的重視程度。
當然,關於陵墓的修建是件重要事,而關於陵墓地址的選擇更是重中之重。古代皇帝都喜歡將自己的陵墓建在龍脈上,這樣做是爲了保障國家繁榮昌盛,子孫後代可以世世代代爲王。

圖片來源於網絡:風水
當然,從皇帝對於陵墓的選址的重視程度中,我們足以看出古人對於風水學說的看重。難不成陵墓選得對,後人真的能從中受益嗎?
這事說起來有點玄乎,但有時候是真的不得不相信,陵墓的地址選的對了,也許真的對子孫後代有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潘從源將自己葬身於風水寶地一、秀才一生落魄無所爲
潘從源出生於福建汀州,自小就認真讀書,再加上他天資聰慧,被人稱之爲是神童,而他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就中了秀才,對“神童”二字當真是名副其實。

圖片:自小就認真讀書劇照
可是,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是他有偉大抱負啊!滿腹經綸的他,自是想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爲的。最終在被迫無奈下以舉人身份出仕,在江西地區擔任一個小官員。
兢兢業業幹了幾十年,仍舊處於官場的最底層。大概他也有些不甘心吧!自身一生落魄,連進士都沒考中,身份卑微,偉大抱負沒有得到實現。

圖片:子孫後代也要考取功名了劇照二、回鄉途中見寶地
潘從源家在福建,從官於江西,每次回家的時候,他都要經過均村,擅長輿術的他,一眼就發現這是個風水寶地。此處山巒起伏,形狀酷似獅子,若是將自己葬於此處,子孫後代必能謀福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風水寶地三、巧用計謀佔寶地
雖然兒子不忍心讓父親爲了佔據寶地而自盡,但是潘從源卻執意如此,也許正是因爲他這一生碌碌無爲,他纔會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也跟他一樣吧!
已過中年,半隻腳踏進了黃土當中,若是自己早日躺進黃土當中,就能讓子孫後代的人生髮光發彩,他願意犧牲自己。最終,兒子勸服不了自己的父親,只能同意父親的計謀。
然而,潘從源看上的這塊地,並不是一塊普通的地,而是有主人的田地,這可怎麼辦呢?爲了佔用土地,潘從源又想出了一個好計劃。

圖片來源於網絡:潘從源看上的這塊地
於是雙方有了矛盾,爭吵打罵,鬧得不可方休。而這時,潘從源按照計劃,直接撞死在了田地裏的石頭上。
潘從源客死他鄉,這下田地的主人可被嚇壞了,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潘從源的兒子出場了,他帶着一羣人去找田地的主人,直呼讓對方“一命換一命”。

圖片:潘從源的兒子要到了寶地劇照四、子孫後代飛黃騰達
這之後,潘從源如願以償的被葬在了他看好的風水寶地中,墓穴位於內龍虎的鉗口處,墓前十米地勢險峻,在山腳看不到墓穴,正符合風水學說當中藏風聚氣法則。
也許正是因爲潘從源的墓址選的好,他的子孫後代果真飛黃騰達。兒子潘仝在安葬好父親之後的科舉考試中,一舉成了狀元郎。
潘仝的大兒子潘念是著名的愛國將領,潘仝的第八子也是著名的護衛統領,誥封一品。潘仝的孫子也是著名的大將軍。

圖片:潘氏家族人才輩出劇照五、難道墓穴地址選的好,位於寶地,後代真能受益不成?
一生落魄的秀才潘從源,後代卻各個飛黃騰達,不知道這究竟與潘從源爲自己選的陵墓有多大的關係呢?
其實,要說風水寶地可爲子孫後代謀福利,除了潘從源這個例子,歷史上還有好幾個類似的事件存在,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油燈定穴出三蘇”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蘇軾
白蓮道人有一個朋友叫蔣山,是當時一個著名的風水師,他告訴白蓮道人一個風水寶地,對他說,若是白蓮道人葬身於此,他家必能出文章蓋世之人。
雖已出家,無慾無求,但白蓮道人仍是心動不已,不求富貴,子孫後代若是賢能也是一件好事。爲了穩當,白蓮道人還用油燈反覆測試所選之地是否可以立穴。

圖片:蘇澈
要說這風水學說,果真玄乎,潘從源自盡選的墓穴,後代人才輩出,三蘇的成就或多或少也與先人墓地選的好有關係,難不成墓穴選的好,後人真能謀福利?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