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罵範曾,罵他忘恩負義,罵他德不配位,罵他小人嘴臉。更甚還有一個專門的詞條藉此來嘲諷他——"範曾現象"。
什麼叫做範曾現象呢?大意是一個作者被捧爲大師,其自身作品價格也不斷飆升,作者本人也極度膨脹起來以大師自居。通俗來講就是"德不配位"
雖然世人樂此不疲的批判範曾,但範曾眼裏似乎只有黃永玉一人。他不願和世人爭論,卻又幾十年堅持要和黃永玉一"罵"高下。
爲何大家都罵範曾?又爲何他卻只罵此人呢?他們之間又有何種恩怨呢?師徒反目
雖然範曾現在已經名滿天下,但世人依舊熱愛其與師父之間的恩怨情仇。在範曾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中,他遇到了對他影響巨大的多位導師,但這些導師最後卻無一人承認有範曾這個學生。
範曾十九歲到中央美院,遇見了他第一位恩師李苦禪。但人生如戲,李苦禪去世後,範曾前去扶靈,李苦禪的妻子子女卻拒絕其扶靈,最後還是當時依舊健在的國畫家萬兆元看見範曾的尷尬情景才讓範曾參加葬禮。

對於李苦禪來說恐怕他也不願意讓範曾爲他扶靈。他在死前就曾罵過範曾,"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更是不願意承認範曾這個學生。可想而知是有多厭惡範曾了。關於他們師徒二人爲何決裂外界說法不一,想必還是與範曾自身的人品性格脫不了關係。
範曾最初跟隨李苦禪學習時,範曾還是一個無名小將,而李苦禪卻已經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更是師從齊白石,與李可染一樣都是齊門弟子的佼佼者。
李苦禪不僅學藝高超而且也是位好師傅,對待學生毫無保留,可以說算是範曾人生國畫道路上第一座燈塔。李苦禪是位好老師,範曾卻不是位好學生,範曾羽翼漸滿之後,便不在對李苦禪使用老師先生的敬語,而是對李苦禪以兄弟相稱。這在圈裏可算爲大不敬。明明是一個晚輩,現在範曾卻端起了長輩的範。
而且範曾本人性格傲氣自負,晚年尚且如此,年輕時恐怕更甚。久而久之,李苦禪對此學生便漸有微詞。此後,範曾在畫作價格超過師父李苦禪時更是極爲不尊敬李苦禪。完全的詮釋了什麼叫做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兩面三刀
範曾是個喜歡攀龍附鳳,投機取巧之人。在師承李苦禪之時,範曾就已經盯上了那時的大紅人郭沫若,幸得郭沫若題詩落款便日日吹噓,更是竭盡全力的討好郭沫若的家人,最後搞得郭家人不厭其煩。

範曾此種事蹟數不勝數。直到畢業後他也不曾改掉自己這個"愛好。"
畢業後他又打聽到沈從文對於文姬歸漢這副畫評價不錯,恰巧他在美院正好藉此題材有一幅畫,便藉此契機作爲敲門磚搭上了沈從文。沈從文喜歡範曾,便安排他到歷史博物館工作,時時照看他。那時範曾也是表現的對沈從文感恩戴德,尊崇之至。
但俗話,只能同富貴,不可同患難。
特殊時期爆發後,一向對沈從文俯首帖耳的範曾竟然寫了幾百大字報來揭發沈從文。
這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沈從文面對範曾的倒戈相向更是十分痛心,或許他也無法想象平時自稱學生的範曾會做出此種事情來。沈從文曾感嘆到,"十大罪狀已夠致人於死地,範曾一下子竟寫出幾百條,若主要目的,是使我在羣衆中威風掃地,可以說是完全作到了。"
最使沈從文痛心的莫過於他一片好心指導範曾作品,範曾卻諷刺沈從文道"你的那套已經過時了,我這是中央批准的,你靠邊吧。"此後更是無中生有的造謠沈從文。
如此小人嘴臉實在惡臭,人心之險惡,小人之猖狂,範曾如是也。冤家路窄
人們不能否認範曾在國畫上的成就卻也無法認可範曾的人品。他對待師父長輩都尚且如此,何況他人呢。
世人罵他,皆因其德行,世人辱他,皆因其無品。
但與範曾成爲一生宿敵的還屬黃永玉。說起這兩位也算是有些淵源,當時黃永玉在美院任職,範曾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學生,還有一點這黃永玉乃是沈從文的表侄。或許是因爲已經名聲見長,範曾再也不見年輕時的巴結討好,更多的表現出了自負傲氣。文革時期兩位惺惺相惜,但如今的範曾卻對黃永玉的格外不服氣,評價黃永玉的成名作更是美院低年級的學生就可以輕易做到,根本毫無難度。
兩人不和多年,明爭暗鬥已是常事。黃永玉畫鳥,範曾也畫鳥,黃永玉畫人,範曾也畫人。
範曾更是畫了一副狗咬骨頭的畫作藉此嘲諷黃永玉。

畫上更是直接寫上——無賴有感,爲黃永玉畫像,這副畫畫的極有水平,極具諷刺之意。僅僅如此還不夠,範曾還洋洋灑灑的寫了一萬餘字大罵黃永玉,大到自己的苦水。
而黃永玉也不甘示弱,畫了一副《你他媽又吹》藉此嘲諷範曾總是吹噓自己。

就這樣畫畫罵罵,兩人已經互相爭鬥了十多年。相比範曾喜歡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黃永玉倒是很少公開辱罵範曾,顯得十分有涵養。
其實說起這兩人的罵戰,更多的是範曾導致,他總是熱衷於批判別人的畫作,認爲黃永玉的畫作不配稱爲國畫,不配與他作比較。倒是黃永玉現在已經心態平靜,不在在意與範曾的意氣之爭,他也更多的在畫作中醜化自己,增添樂趣,活脫脫活成了一個老頑童。

畫品不及人品,這句話用來形容範曾最合適不過了。世人評價他總是多半貶低卻還不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許只能等待範曾自己迷糊灌頂。又或許如鄧曉崗所說,都在罵範曾,都想當範曾。不論世人如何辱罵,範曾的名氣還是越來越大,其中不乏這些辱罵之聲的助力。但即便如此,
依舊不能否認範曾做出的藝術貢獻。或許大家都看見了範曾德行有失卻沒有看見範曾對於國畫的造詣。
文/笙簫盡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