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滲漏直排廠外,嚴查!

“利劍三號”環境保護執法行動開始 首日發現涉嫌存在環境問題的污染源161家

環境執法人員檢查排污設備是否正常運作。

5日,東莞嚴打涉水污染的“利劍三號”環境保護執法行動正式開始,行動將重點核查污染企業廢水偷排、直排情況。行動第一站,記者跟隨市環境執法人員來到涉水污染較嚴重的大朗鎮,在不打招呼的地毯式檢查中,發現涉嫌存在環境問題的污染源161家,佔清查企業總數的67%。不少企業因手續不全、未批先產等原因即將受到處罰。

首站查大朗污水廠周邊

昨日上午的清查行動共130多名執法人員參與,分45個單元對5個區域同步開展工作。根據前期部署,確定重點排查的區域爲大朗鎮楊湧村、新馬蓮村、洋烏村、蔡邊村以及富民工業區。行動採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直接查處、典型曝光、一案三查等方式做法,對區域內污染源開展全面清查。清查工作要求統一填寫《區域工業污染源第三方輔助監管系統信息表》,以進一步全方位掌握監管區域有效信息。

在行動現場,市環保局副局長香傑新表示,執法地點事先完全保密,既不會通知當地執法部門,也不會透露給參與行動的執法人員。首站行動爲何選擇大朗鎮?“企業環境違法有行業、區域相對集中的特點,首站選擇大朗鎮,也是因爲這個區域內環境違法問題較爲集中。”香傑新說,“從大朗污水廠的情況來看,周圍企業偷排、超排的情況比較嚴重。”據瞭解,此前由於一些違法企業偷排、超排,大朗污水廠已多次停產。

在本次行動中,執法人員重點排查了大朗污水廠納污範圍的企業,地毯式檢查其有無違法行爲。

清查污染源240家

“安裝了過濾!”在執法現場,東莞市億國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鞠某極力解釋。在花了近20分鐘,工作人員撬開了一批設備上方的一大塊石頭後,環境執法人員看到了他所說的過濾裝置。環境執法人員詹柱強檢查後表示,該裝置屬於水循環再利用,並沒有什麼問題。

當檢查完畢,執法人員請鞠某出示有關環評手續時,剛剛平靜下來的他又慌亂起來。在工作人員的多次要求下,鞠某終於承認,企業的環評手續並未辦妥。

“我們今年剛剛搬來,環評手續辦了,但還沒下來。”據鞠某介紹,他們工廠在今年2月從深圳遷至東莞,至今生產大半年。市環保局工作人員當場向鞠某解釋,在一般情況下,環評手續只需約10個工作日就能辦妥。面對執法人員的回應,鞠某無話可說。

據統計,本次行動共清查污染源240家,其中涉水污染源45家,涉氣污染源103家,發現涉嫌存在環境問題的污染源161家,佔總數67%。現場發現多家涉水污染源涉嫌存在環境違法行爲,比較嚴重的有:東莞雄偉五金有限公司衝壓車間私自增設銑牀機、研磨機和防鏽油槽等設備,銑牀防鏽油和防鏽油槽含油廢水滲漏至車間下水道排出廠外;東莞市銘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辦理驗收手續,精雕、磨邊、清洗工序產生的部分廢水經沉澱池溢流口溢流出下水道排出廠外。

對企業實施邊查邊整治

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在今年10月發起了“利劍二號”“利劍三號”環境執法行動,這兩項行動都將持續約三個月。其中,“利劍二號”聚焦環境信訪突出問題整治,“利劍三號”聚焦國考斷面流域、黑臭水體、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周邊以及中央、省環保督察關注的環境問題。兩項行動旨在打擊違法排污、強化工業排污管控。

根據部署,“利劍三號”行動從即日持續至明年初。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市環保局將根據全市既定的範圍逐一開展清查行動,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進行處理,並分類造冊、建立整治清單,根據職責移交責任鎮街和單位跟進整治,爲進一步建立問題臺賬、建立探索長效監管機制奠定基礎。

據瞭解,“利劍三號”在整治階段內,各責任鎮街(園區)、單位針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實施邊查邊整治,實行問題銷號制。在整治期間,每星期將《整治進度表》報送至轄區環境監察大隊,12月15日前移送階段性的《整治進度表》。未按期完成整治的項目,將作爲2019年市對鎮政府掛牌督辦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今年底將組織有關部門和第三方進行評估驗收,結果上報市委市政府並向社會公佈。

計劃:

建立環境信訪工作長效機制

通過專項行動,市環保局將積極探索形成環境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市環保局計劃藉助“智網工程”環境網絡化管理優勢,充分發揮社區、環境監管網格員的能動性,把發現環境問題、化解環境矛盾前移至產生源頭上,把矛盾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階段。

對重點環境信訪區域,執法人員將有針對性利用快速監測儀、無人機以及大數據等輔助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排查、執法工作,快速準確鎖定污染源,實現精準執法,有效解決區域環境污染問題。

此外,市環保局將探索建立第三方全過程介入重點環境信訪案件的核查、調解、回訪評估。據介紹,市環保局在環境信訪案件的調解過程中,針對羣衆反覆投訴的案件,將通過制定第三方調解工作制度,建立村委會、居委會主持調解,投訴者、被投訴者參與,適時邀請行業專家、大專院校、律師顧問講解的多方協調機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