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生活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就是現在壯族人的祖先。

▲先秦文化
早在中國的先秦時期,百越的族羣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西甌”、“駱越”其實是屬於百越族羣的一部分,主要分佈地區在廣東和廣西。
由於當時時間還比較早,這些地區還實行着氏族統治。後來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發兵50萬攻打此地。“西甌”、“駱越”憑藉着地理優勢,多次阻擋秦始皇南下的步伐。
後來秦始皇心一橫,在此地開挖靈渠,打通了糧餉與軍隊的運輸,這纔算是徹底的治理了此地。同時還在嶺南地區設置了直屬管轄的官職,從此嶺南也就歸屬了中央管轄。
當然了“西甌”、“駱越”之所以能夠抵擋秦始皇的大軍,不僅僅是靠着地利。他們也有自己的軍隊以及青銅鐵器,因此曾經讓秦軍三年不解甲。
在清理了嶺南地區之後,秦始皇爲了更好的治理此地。從中原地區大量引進居民,和原先的“西甌”、“駱越”混聚在一起。因此也造成了嶺南地區的人口結構出現改變。
“西甌”、“駱越”的種族也越來越不純粹,中原地區的人給了他們新的名字——烏滸、俚、僚等。再到後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原地區大量貴族逃亡此地。

▲壯族句町文化
又再一次洗牌了嶺南地區的人口結構,同時不滿於貴族自己所處的現狀,紛紛在嶺南地區稱雄稱霸。漸漸的嶺南地區內部出現不同的的勢力,爲了方便加以區分,通常用姓氏來區別對待。
在東漢末年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了諸如冼氏、寧氏、李氏、黃氏等等一系列大姓。尤其是其中的冼姓,其中的代表人物冼夫人後來嫁給了南遷的中原貴族馮寶。
以至於在後來巔峯時期,冼姓的部羣高達10萬多人。這一時期是南朝末年,到了後來隋煬帝時期,還給冼夫人封過稱號。由於在嶺南地區出現了這麼多大姓,之前的烏滸、俚、僚等籠統叫法不再合適。
又再次根據姓氏的不同,有了諸如“黃洞蠻”、“儂洞蠻”的稱號,最前面一個字代表着姓氏。後面的洞蠻是中原地區人對於嶺南地區人的蔑稱。
這種情況到了宋朝時期有所改變,中原地區的人不再稱呼他們爲蠻,有了“撞”、“布土”、“土人”等稱呼。後來元朝入主中原,蒙古人開始統治。對他們又有了蔑稱,諸如有獞(tóng)的說法。
明清時期這種情況有所改變,對於此地的稱呼也有了壯,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僮(zhàung)。到了新中國成立時期,我們也就延續了這種叫法。

但是後來在周總理的提議下,並且徵求了壯族同胞的意見,我們把名字改成了壯,這也就是壯族的來歷。
另外根據壯族創世詩經《布洛陀詩經》顯示,壯族的祖先是布洛陀。他對於壯族來說,有點像中國的盤古。根據詩經當中的記載,他是壯族的創世神,他也曾經開天闢地。
當然這種說法,其實是基於具象的抽象化。後來經過考察發現,這個布洛陀很有可能是來自壯族曾經最大的部落——鳥圖騰部落。這個部落存在的時期,要比先秦時期還要早很多很多。
布洛陀曾經是鳥圖騰部落的首領,後來被壯族的先民稱作爲祖先。按照通常情況來說,想要驗證祖籍,必須要有實質性的考古證據。
經過考古研究發現,在百色地區的祭祀遺址雖然比較多,但是有關於布洛陀的卻很少。在2006年的6月份,曾經有報告說過發現了布洛陀的遺址,但是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壯族神布洛陀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資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