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菠菜們都清楚,讓一個人真心實意得道歉挺難的,讓一個國家公開道歉就更難了。

前不久,澳大利亞政府針對一件事公開道歉。

10月22日,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當天的全國直播演講時,神情凝重,他用顫抖的聲音,一句一句地道歉:

今天我們向那些未受到保護的兒童道歉,向那些信任我們但遭受背叛的父母、以及那些因創傷而掙扎的人道歉;向沒有得到我們聆聽的告發者道歉,向那些需要掩飾或防止性侵造成的苦難的夫婦、伴侶、孩童道歉。向過去及現在這一代人道歉。

這將是一場「催淚」的演講,所以聽衆席上每一個座位下都準備好了紙巾。

總理莫里森代表國家,向所有受到性侵和虐待的兒童青少年道歉,並嚴肅反思了政府在整起事件中所犯下的嚴重錯誤——

當受害兒童報告自己的不幸時,沒有人相信他們;

當受害兒童的父母四處求助時,政府沒有及時幫助他們;

當受害兒童及其父母承受創傷,苦苦掙扎時,國家沒有伸手幫助;

當受害人想討回公道時,遭遇多方的掩飾和包庇,國家沒有出手相助:

……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不斷有人舉報羅馬天主教會、其他宗教機構和非宗教的教育機構發生過大規模的孌童事件。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多數調查不了了知。

直到2012年,威爾士州一名重量級神職人員喬治‧佩爾(George Pell)被指控包庇當地天主教教堂神職人員孌童,引起社會輿論,政府才下令嚴查。

他是梵蒂岡第三號人物,也是整個天主教世界的頂尖大人物。

當時,巴拉瑞特市有位充滿正義的警察Kevin Carson注意到,當地天主教男生學校裏,有着出奇高的自殺率和未成年死亡率,但當地教會卻很詭異地總是保持沉默。

Carson警官研究了全維多利亞州的天主教學校,發現至少有40個學生,是在被性侵(或疑似性侵)後自殺而死的。

驚人的數據,以及被爆出來的悲慘故事,在澳洲引起了全民關注,民衆要求政府給個說法。

時任澳洲總理的Julia Gillard宣佈,政府將進行一場「徹底的、涉及全國各個機構中是否有兒童性侵案」的全面調查。

就在其他人都表示積極配合的時候,喬治‧佩爾卻態度詭異。

他呼籲大家不要因爲這些事就反天主教,不要抹黑教會,不配合調查也罷了,還反過來控訴媒體有意抹黑教會。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佩爾的表現非常被動,態度冷淡。因爲他認識一名叫Ridsdale的性侵犯,警方對他進行問話,他一鳴驚人:

Ridsdale的案子是個悲傷的故事,但我對它完全沒有興趣。

Execuse me?你自己管轄下的教區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完全沒有興趣?

被激怒的受害者們指責佩爾故意隱瞞、包庇性侵案,故意讓戀童癖神父在不同的教區遊走。 人們還找出佩爾曾經想給受害者們封口費,讓他們不要聲張的證據。

佩爾矢口否認,一溜煙跑到羅馬躲起來。這下犯了衆怒,人們當然不會放過他,越來越多的受害者出來揭發他,不但包庇罪犯,性侵兒童他自己也有份。

2015年,澳洲警官決定立案,把佩爾召回來審判。但是案件發生的時間太過久遠,控方沒能提供具體受害者的身份及案發細節,佩爾逮着這個空子,對所有的指控全盤否認。

2017年7月26日的審判中,開庭聽證會只持續了6分鐘,走了個司法形式,佩爾全身而退,下一次的庭審還不知是何年何月。

不過,這件事情「拔出蘿蔔帶出泥」,牽扯的範圍超出想象,澳大利亞最高公共調查機構「皇家調查委員會」一查就查了5年,耗資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5.26億元)。

他們詳細調查了10個宗教機構,統計從1950年到2010年每個機構中有多少人涉及到性侵案。

出事的不僅僅是教會,超過4000個機構涉及性侵虐待,包括孤兒院、體育俱樂部、青年團體和學校......

超過17000名受害者主動聯繫調查委員會,最終委員會聆聽了超過8000名受害者的證言,收集到超過120多萬份文件。

很多事件要追溯到數十年前,當年的受害兒童,如今都已長大成人。

在場的超過800名聽衆,就是當年的部分性侵受害者。

全場靜默,莫里森那顫抖的聲音在大廳裏迴盪,他們手握着手,互相安慰,有人沉默,有人靜靜地拭擦眼淚。

許多人稱: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受害者家屬代表福斯特的其中兩個女兒,十多歲的時候,被墨爾本一所天主教學校的牧師反覆虐待。姐妹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創傷,姐姐在25歲時自殺了,妹妹靠酗酒度日,1999年因醉駕發生車禍,終身殘疾。

受害者凱蒂從小在孤院長大,今年96歲了,是年紀最大的受害者,被侵害時她才6歲,這個噩夢她做了90年。

戀童癖受害者利裏,曾試圖過正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但每當他想起過去,便無法面對自己的人生。這些年來爲了給自己討回公道,他四處奔走,幾乎失去了一切,婚姻破碎了,工作也丟了……

受害者的創傷是永遠無法撫平的,但這個姍姍來遲的道歉,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至少在隨後的生命當中,他們獲得了一份平靜,少受噩夢的折磨。

爲什麼我們國家的孩子沒有被愛,被關懷,被保護?

爲什麼沒人相信他們?

爲什麼知情人要掩飾包庇?

爲什麼孩子和父母的發聲被忽略?

爲什麼所謂的公正系統忽視不公平的存在?

爲什麼過了那麼久纔行動?爲什麼其他事情會比關愛無辜的孩子更重要?爲什麼我們不相信?

每一個問題,都在叩擊人心。不僅僅是對澳大利亞本國,放之全世界亦然。

道歉只是個開始,受害者需要的不僅僅是道歉,他們更希望看到正義和補償。

目前,4000多個機構遭到指控,2500多宗案件正式移交相關部門調查處理,230名嫌疑人或涉事機構受到起訴。

皇家調查委員會已經向政府提出122條關於保障兒童安全的建議,其中,104條已被政府接受,另外18條還在嚴密的磋商當中。

演講結束後,立法代表宣佈了政府的計劃:

建立一個博物館,提升民衆對兒童性侵影響的認識,讓全國人民銘記受害者們所經歷的創傷。

成立一個研究中心,幫助前來求助的受害者,向他們提供生活提導以及其他需要的服務。

成立一個新的兒童安全部門,直接向總現彙報。

政府還承諾,每年彙報這些建議在下一個五年內的進展。

一個國家的沒落,是從欺負孩子開始的。

道歉,代表良心和正義的甦醒,但那遠遠不夠;道歉,是傷痛的,只有狠狠痛過,纔會銘記。

一味追悔過去終是於事無補,我們可以做的,是放眼現在和未來,真正做點實事,讓壞人受到懲罰,爲兒童的成長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