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是指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国国君,这是春秋时期特有的现象。

西周以来建立的社会秩序不同于殷商。殷商类似于部落联盟,商王像是部落联盟的共主;西周封土建邦,周王是天子,分封天下诸侯,诸侯建立邦国从属于周王。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使诸侯对于周王的从属性有了更详细、明确的表现。

西周灭亡,周室东迁,进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的统治难以为继,齐桓公应运而生,联合诸侯抵御夷狄、扶助周室,世称之为“霸”。先有齐桓公,然后才有了“霸主”的概念。齐桓公以后又有不少诸侯继之称霸。但真正意义上称得上是“霸主”的齐桓公还是第一人。

春秋霸主除了传统意义上说的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种观点见诸《史记》,这是太史公司马迁之论。另还有一种观点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异的观点是,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除了齐桓公余者四个都是晋国国君。各种观点各有道理,但不管哪一种观点,唯一不能否认的就是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我个人观点认为,这些霸主之间的所谓“霸”是有差别的。齐桓公称霸基础是齐国在桓公领导、管仲主理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一个强盛的大国。齐国始封君是周初的太公吕尚,太公之子吕伋就国,也就是说齐国先世对于周王室有重要的辅助之功,这是齐桓公的家世背景。纵望齐桓公重要的活动,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征战,更多的是与诸侯会盟。

其余的霸主如晋文公、秦穆公,是强大自己的国力,用兵中原以显示实力,以武力迫得小国会盟,从而取得周王所封赠的“伯”的地位。如宋襄公这样的霸主,可能存疑的人会比较多,觉得他终究实力不够。楚庄王问鼎中原,僭越之心昭然若揭,完全没有齐桓公尊王襄夷的风度。吴王阖闾纵横于江淮、越王勾践雄霸于东南都只是一地范围之内的强国,并不体现齐桓公霸业真正的称霸含义。诸如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不过就是维持晋国局面,与秦楚等强敌争雄。

同为春秋时期的孔子虽然与齐桓公不生于一个时代,但他在《论语》里对齐桓公的评价相对比较中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目的是为了“一匡天下”,既匡正。扶助周室的目的是为了扶持中原正统文化不被夷狄所侵。所以说如果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披散头发衣襟向左边打开,这是夷狄的妆扮,也指代夷狄的文化。最重要孔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提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力,管仲之力也。”齐桓公称霸,征战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一个必用的手段。“九合诸侯”中的“九”不是一个确指的数字,而是说齐桓公多次组织诸侯会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