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梁鄉二臺子村的一面山坡下,有一堵懸巖,被人們稱之爲“盔甲巖”。其實,你只要到那裏一看,就會發現這懸巖根本不像盔甲的形狀,之所以被叫作“盔甲巖”,是另有原因的。

盔甲巖所在地

當地年長者講述了一個傳說。這個地名與三國蜀將廖化有關,話說廖化爲先鋒協助關羽攻襄陽,多次立下戰功。後荊州被呂蒙襲取,廖化突圍前往上庸、成都求救。走到這裏後,人困馬乏,便下馬休息片刻。臨走時,廖將軍將身上穿的盔甲脫下,放在巖邊以迷惑追兵,自己帶兵從另一個方向跑了。

過了一段時間,也不知是什麼人,見這東西堆在那裏像一堆鱗甲片,就在懸巖下挖了一個淺坑,把這副盔甲掩埋了。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一遊姓人家爲避戰亂,從外地遷來,就在這懸巖附近修房住了下來。他家養了一條大黃狗,非常兇猛,一般都是用鐵鏈子拴着。這狗嗅覺十分靈敏。遊家剛安頓好住下來,奇怪的是,夜裏黃狗總是要朝着懸巖那個方向狂吠一陣,一連好幾天都這樣。遊家人感到那地方一定有什麼東西,就帶着這狗,讓其一路嗅着,來到了懸巖下邊。

走到懸巖下後,那狗就不走了,在地上猛嗅了一陣,又狂叫了幾聲,就舞動前蹄,向一土堆猛刨起來。不一會兒,一堆像鱗甲片的東西被刨出來了,遊家人看不清那是什麼,就找了一根木棍把那東西撬起來,這才發現,竟是一件武士穿的盔甲。遊家人將這事告訴了鄉鄰,大家都跑到那裏看稀奇。後來,人們就將那個地方叫做了“盔甲巖”。據當地羣衆說,直到如今,那地方泥土裏還能刨得出盔甲散落的鐵片。(資料蒐集:曹忠貴 黃繼波 張紹國 故事撰寫:戴鳳庭)(編輯黎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