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貞觀之治共2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帶領着的,在她同名的年代,政治十分清廉高明,生產力發展的十分快,那個時候,各民族相互融合,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安康,社會環境十分穩定,歷史學家就把這個時期稱爲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吸收了前朝是怎麼滅亡的教訓,所以說他是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他強調之下,他經常是以民爲本,他說道老百姓就像水一樣,皇帝就像小舟一樣,水能載着小舟繼續向前進,但是水大的時候也能把小舟給撞翻了。所以唐太宗剛剛當了皇帝后,他就下令收取老百姓的賦稅,讓老百姓調養好自己的生活狀態,同時,唐太宗還十分珍惜百姓勞力,他從不會像其他朝代皇帝一樣輕易的就讓老百姓幹苦力。所以說,在貞觀之治的初期,在這位李世民的帶領下,皇帝和大臣相處的十分和諧,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經濟很快就得到了好轉。

貞觀之治之所以能夠出現,也和唐太宗用人有着很大的關係,他十分善於用人,只要是有能力,有賢能的人在他這裏都能不拘一格的接受任用,從中央到地方李世民選取了一大批精明能幹的官吏。例如他的大臣魏徵,這位大臣在他還是王爺的時候,是他哥哥太子李建成的一個重要的參謀,這位大臣曾經勸過他的哥哥要早日除掉他,但是李世民因爲他真的能力十分大,李世民並沒有對他怨恨,而是讓他成爲了一個專門向朝廷提意見的大臣,後來又讓他擔當了許多的大任。李世民對這個大臣說,你選人的時候一定不要馬虎,如果你用錯了一個人,而且這個人是壞人,那麼其他的人也就都會來了。

有一次李世民讓他的一位大臣爲他推舉,有才華,有德性的人,但是過了很久之後,這位大臣也沒有能夠爲他推舉一個人。李世民便責怪他,這位大臣對李世民說,我不是沒有用心去找那些人,實在是沒有出色的人才。李世民聽了之後就語重心長的對他說,用人就好比使用工具,一樣要善於看到他的長處,古代那些能夠平定天下的人才難道都是從別的時代來的嗎?是你找不下人才,你怎麼能說這個時代沒有人才呢?由於唐太宗十分開明,所以說他吸引了一批有有志向有抱負,有擔當的人來爲他盡心盡力的服務。

唐太宗也十分注重法律,他曾經說到國家的法律也不是皇帝一家人的法規,它是整個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所以說咱們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法律爲準。在他的大臣給他把這些法律給制定出來以後,唐太宗就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他都是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真正做到了那句話,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本文由農民視角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