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們本期的內容。說到農民,在我國也佔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口比重,有人說,是農民養活了中國的這麼多人,這麼說也確實是沒錯的,因爲農民種植生產出的糧食確實供給了我們所有人。不過雖然這樣說,但很多農民還是過的很貧困的,尤其家裏面再多個幾口人,光靠種地也是不夠花的,就供一個孩子上學,都有點費勁。所以,很多農民也就出來到外面打工,因爲農民大多數也沒有什麼文化,所以也就只能做一些力氣活,比如說建建築工地,就是他們經常去打工的地方,雖然這樣的活累了一點,但找這樣的工作還算是比較容易的。

這樣導致很多農民都出來之後,像是家裏地少的農民,就不會去種地了,因爲地少,種的地,再去掉化肥一些成本,根本就不掙錢了,就算掙錢,還沒有在城裏打工一個月掙的多。所以,農村也就出現了很多自己有地,但卻撂荒不種的現象。那麼針對這一現象,國家也想了一些辦法,因爲雖然對於農民個人來說,可能他擁有的土地是少數的,但每個農民都撂荒的話,那是很多地的。再加上這樣對於農村的規劃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國家就提出了土地退出的政策。

這種退出是有兩種方式的,首先一種就是可以選擇暫時性的退出,也就是說,農民可以選擇將自己的土地進行多少年的一個退出,然後將這個土地租給要住的人,這樣種土地的人再每年給退出的租金,到了年限。還是可以收回的,可以選擇再租,或者自己種。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永久性的退出。也就是把自己的土地歸還給國家,是永久性的。之後再想種地,就只能再申請,但也不一定申請的下來。

​對於第二種方式,也是爭議比較大的,因爲最開始國家是規定,永久性退出的,每畝地給四萬元的補貼,但農民大多數都不願意退,覺得太低了。最後專家說,那就漲價,有的地方,比如說接近城市的土地,就達到了每畝地十萬元的價格,這下農民該願意退出了吧,但還是少數。問到農民原因,他們表示,首先雖然退出土地給了一部分錢,但是如果自己有地的話,可以每年都能拿着錢,退出是給了一部分錢,但一下到手的錢花的也快啊,除非是有什麼急用,要不然是不會退的。還有說因爲土地還是比較珍貴的,到什麼時候,有地種心裏還是有底的,而且未來農村的戶口和土地,都會變的很值錢的,因爲國家政策也在傾斜,所以還是不退的好。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