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選取了兩款互聯網證券產品進行對比:老虎證券和富途牛牛。文章重點分析了這兩款證券產品的產品策略、產品分析、用戶評級和商業模式,與大家分享。

一、分析目的&體驗環境

1.1 分析目的

(1)瞭解互聯網券商行業發展現狀以及成長空間,熟悉互聯網券商業務;

(2)對比分析富途牛牛以及老虎證券這兩個產品結構、功能上的差異,得出二者的SWOT

(3)重點體驗分析社區模塊,分析社區模塊對證券交易類產品起到的作用。

根據以上分析目的,本文會分成兩大板塊進行:

一是行業以及市場概況,包括整體行業分析、結合運營活動&產品迭代史分析富途牛牛和老虎證券的各自市場容量以及戰略、以及用戶畫像;

二是具體的產品體驗與分析,包括產品架構、核心功能分析(社區模塊會重點進行分析)、用戶評價與評分。

最後再根據以上分析得出富途牛牛的SWOT, 進行總結。

1.2 體驗環境

二、行業概況

2.1 市場背景

2018年以來,伴隨着傳統券商行業衰落,券商營業部接連關閉的同時,互聯網券商卻迎來了質的飛躍。

富途證券母公司富途控股於2019年3月赴美IPO, 而老虎證券早在2018年10月就被爆出了赴美IPO的消息。雪球D輪融資1.2億美元,螞蟻金服入場。

視線聚焦到跨境互聯網券商上。近年來受益於證券市場總體規模增長、移動端技術進步、以及新生代投資者對線上渠道的偏好,全球主要證券市場線上交易額快速增長。中國作爲個人投資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在境外投資市場的滲透率不斷增加。

全球主要證券市場線上交易額快速增長:

2018年全球證券市場線上交易額接近40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證券市場線上交易額爲11.6萬億美元,香港證券市場線上交易額爲2.1萬億美元。

美國證券市場與香港證券市場相比,未來2018-2023年,美股的交易規模大於港股,但是港股的增長率大於美股,市場潛力相對較大。

然而由於 證券經紀業務同質化嚴重,線上獲客成本的攀升 ,以及佣金率的進一步下降, 業務探尋多元化是必經途徑。

以美國嘉信理財的成功經驗來看, 從經濟業務轉型財富管理 是互聯網券商轉型成功的有效途徑,富途牛牛於今年九月推出的富途基金寶也印證了此點。

中國個人投資者境外證券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加:

隨着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和全球市場多元化發展,國民資產配置趨於多遠,海外投資需求旺盛。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中國個人投資者在境外證券市場的滲透率逐年攀升,尤其在香港以及美國這兩大證券市場。

由於市場機制完善,信息透明度較高,再加上赴港美上市的中概股數量不斷增長,加上內地赴港美 IPO 熱,港美股打新需求提高。港交所新政引發了內地企業赴港 IPO 熱。美港股市場大熱。

其他外部的有利條件還包括:

  1. 政策優勢:相較於國內市場,港美股市場牌照門檻低爲互聯網券商打開門;
  2. 互聯網券商相較於傳統券商天生帶有的優勢:佣金與開戶門檻比較優勢明顯: 互聯網券商佣金僅爲傳統渠道的幾分之一;互聯網券商開戶門檻低,流程簡潔,更便於內地人開戶。

2.2 市場佔有量

富途牛牛由於先發優勢(富途牛牛13年上線,老虎證券於15年上線),累積了一定的用戶量(註冊用戶是老虎的5倍);

但老虎是後發制人的類型,這兩年下載量高於富途牛牛不說,在註冊用戶約爲富途牛牛的1/4的情況下,開戶用戶卻和富途牛牛的規模一致,人均交易額以及換手率均高於富途牛牛。

2.3 產品迭代史

由於互聯網券商屬於互聯網+,與業務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產品迭代分析會着重分析二者在業務探索方向上的異同。

2.3.1 富途牛牛

分析:

  • 富途牛牛於2013年上線,主打港股市場,14年開始打入美股市場
  • 2014-2015年間處於成長期,不斷在完善基礎功能–社區、資訊、聊天室、牛牛圈;
  • 2016年經歷了兩次框架大改版,猜測是業務擴張或者轉型,現有架構難以承載;
  • 2017走入成熟期,17-19年中,產品方向上:不斷迭代優化–一方面不斷增加優化更多科學分析工具–K線圖優化、智能盯盤等,一方面又在搭建優化社區–牛牛圈,以維持互聯網基因給自己帶來的優勢,線上交流提升信息透明–上線羣聊以及直播功能、帖子個性化推薦等;此間業務方向上,沒有做一些太大的嘗試與突破,一直基於美港股做一些業務上的小嚐試,港股支持暗盤、美股支持ETF、A股新增打新入口等
  • 19年開始探索轉型,9月份上線了富途基金寶、自研暗盤,支持港股期權交易

2.3.2 老虎證券

分析:

  • 相比於富途牛牛穩紮穩打的打法,老虎證券就顯得激進得多。
  • 15年上線之後,業務上:主打美股也做A股,同時產品上也是同樣的路線–搭建基礎功能,行情、社區、資訊…
  • 16年就開放了港股交易,同年10月品牌升級,從老虎股票改名爲Tiger Trade,爲走向國際化業務埋下伏筆;
  • 16年12月正式開啓國際業務,支持國際化用戶註冊開戶、開戶新增新西蘭等六個國家與地區,註冊新增100多個國家/地區…
  • 17年基本進入成熟期,不斷優化產品–優化產品鏈路(交易)、不斷完善社區、行情引入更多數據指標以及分析工具
  • 之後不斷探索現有業務邊界,支持港股窩輪牛熊證交易功能、融資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等等
  • 18年底開始鋪墊英股市場,12地上線倫交所行情,19年1月上線英股交易功能
  • 同年也開始探索轉型,上線閒錢管家功能,向理財業務邁進。

三、產品策略

3.1 產品定位

富途牛牛和老虎證券的產品定位都是 美港A股線上交易平臺 ,除了提供以上三大股票交易等服務外,爲了給投資者提供一個 線上交流 的平臺,兩個產品均做了社區功能。

二者的不同在於:

富途牛牛先做的港股再做的美股市場,而老虎證券正好相反。也因此,老虎的 國際化業務 比富途開展得早得多–16年老虎已支持國際業務,19年率先進軍英股市場,而富途18年才上線Futu MooMoo 主打北美;二者在其初拓市場各自佔據上風。

二者證券業務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也在尋求着轉型或擴張方向– 互聯網理財 ,而富途轉型的決心也比老虎要強。

老虎上線閒錢管家功能、富途上線富途基金寶。富途CEO多次公開表示要借鑑美國嘉信理財的發展路徑,而老虎CEO則表示“我們的核心還是經紀業務,但會根據用戶的需求,發展其他業務”。

3.2 用戶羣體分析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總體來看,富途牛牛以及老虎證券的 用戶結構基本重合 ,這意味着這兩個產品的 目標用戶以及產品定位基本相同 ,只是在某些細分領域有所長短。

我們嘗試來解析這兩個產品的主流用戶的用戶畫像,由以上3張圖的信息:居住在北上廣江浙滬、20-40歲的男性、興趣排序是金融財經>家電數碼>旅遊>遊戲>教育培訓>醫療健康,再加上證券市場的經濟門檻一般較高,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一二線城市25-35歲的高收入年輕男性羣體,教育水平、經濟水平雙高。

四、產品分析

4.1 產品結構對比:紅色爲比對方多的功能

產品1:富途牛牛

產品2:老虎證券

產品結構以及功能羣分析:

富途牛牛一級導航結構:行情>交易>發現/資訊>牛牛圈>我的&設置

老虎證券一級導航結構:行情>社區(其實是社區+資訊)>發現>交易>我的&設置

富途牛牛的產品結構明顯 清晰扁平 很多,雖然功能羣比老虎證券 略微豐富 ,但是二者95%的功能是重合的,相似度極高。此外富途 場景化做得極強 –行業有拓展業務交易入口、課程入口隨處可見。

老虎證券的產品結構相對於富途牛牛 稍顯複雜 ,尤其是發現板塊,更像是不知道放哪裏的功能的堆砌,猜測是 業務處於快速擴張期 的原因導致–富途牛牛現有版本爲9.+,版本節奏2周;老虎證券現有版本爲6+,版本節奏不如富途穩定,一般7天-10天不等。

4.2 功能具體對比分析

4.2.1 首頁對比

自選:

1)結構層上:富途牛牛和老虎證券的首頁都是行情頁,這比較好理解,畢竟行情是證券最重要的服務。

老虎將自選與各市場並列排布,而富途用大tab把自選和市場行情做了區分,在底下再次區分各市場,形成了一個二級菜單。

個人認爲在這一點上富途的結構上容量更大,區分市場(二級菜單)的方式也讓用戶能更快找到我的股票詳情;將“自選”突出,也更符合一般股民的習慣。

2)範圍層上:富途的行情頁內容也更多:

  • 各大指數會在下方滾動播出,還可以設置鎖定;
  • 上方會顯示每個市場的賬戶情況,引導入金。

市場:以港股頁爲例子

1)範圍以及結構層上:

富途牛牛功能與場景結合性極強,同時功能豐富。除了提供常見的行情指數外,富途牛牛還會在此頁面添加港股拓展業務(窩輪牛熊、期權鏈、融資股票、港股ADR、區間漲幅榜)以及拓展功能(新股中心、智能盯盤、選股器、區間漲幅榜)。

符合用戶來此頁面(市場)的心理動機: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股今天是可以入的?或者有哪些拓展業務是能大賺錢的?

2)表現層上:

【老虎證券】數據可視化形式用戶體驗更加良好,容易讓用戶對大盤數據以及趨勢有感知,更直觀讓用戶體會到今天哪個市場、設時候適不適合適宜買入。

例如:每個股票市場都會有今日股市的統計數據、拓展業務的今日統計數據;會把趨勢線圖外露在市場重大指標的入口,減少一步用戶路徑,優化用戶體驗。

3)其他方面:

  • 【富途牛牛】市場詳情頁展示了榜單(富途熱度榜)、組合選股,展示信息豐富
  • 表現層上,老虎的採用比較潮流的字體以及設計風格是APP更有年輕人特色。

4.2.2 社區模塊對比

對於炒股的場景,社區模塊是非常必要的–用戶需要和別人交流溝通、降低信息的不對稱+追尋KOL學習炒股買股+社交需求;

而社區對業務的價值在於,能夠提升非交易時段APP的活躍+提升APP的留存,從而爲後面的業務拓展保證流量,業務拓展:拓展基金、理財等。

功能架構

相同點:

  • 都將學院的內容放在了這一模塊(老虎:社區-推薦-老虎學院,富途:牛牛圈-課堂)
  • 都包含了社區內容分發的基礎模塊–關注/動態、推薦(包個性化推薦以及運營精選)
  • 頁面的機構基本都是話題列表+帖子的形式

差異點:

  • 富途的牛牛圈架構更清晰扁平,功能也更加豐富
  • 老虎證券的社區模塊=資訊+社區, 而富途的資訊模塊則拎出來放在了發現tab裏(原資訊tab,應該也是業務擴張的問題,應該競品需求a.k.a from老虎證券)猜測是基於現在的內容社區的生態還不夠優質到可以獨立成一個模塊,需要資訊做內容的填充、充當優質內容池的頭部。

功能對比:

1)【富途牛牛】關注tab引入更多用戶關係鏈,豐富內容下發類型, “關係鏈推薦” :關注用戶關注了xx話題/人、關注用戶點讚了帖子、關注用戶評論了xx

2)帖子交互與信息排布:

相較於牛牛圈帖子一股腦的把所用內容都往外巴拉,雖然會提升CTR以及互動率,但是增加用戶視覺負擔以及閱讀預期負擔,同時一屏呈現的帖子數減少了,預估人均閱讀數會下降(漏斗的源頭就已經下降);

相比之下老虎的帖子則剋制得多,不外放評論,也不添加過多冗餘的交互(一般發表態度爲贊和不贊成,牛牛圈加那麼多其實有點僞需求了)。CTR以及人均vv不可兼得呀,過這之間應該存在某種數學關係,可考慮搭建模型來解決。

可借鑑的點:功能上:帖子打賞–變現、激勵ugc;帖子詳情更多:面板UI優化

可優化的點:黃框部分有歧義,無法辨明對帖子的態度–歸類錯誤

3)UGC:入口、類型、用戶使用流程。老虎ugc類型更多。

4)學院模塊:同樣牛牛圈秉持一貫扁平的分類結構,提高了用戶尋找內容的效率。但牛牛圈的企業竟然不支持檢索,同時也沒有行業概念解釋,這是牛牛圈做得不足的地方。

4.2.3 資訊模塊對比:

富途牛牛資訊類型更加豐富:多了專欄以及專題兩種資訊類型.

4.3 用戶評價以及評分

4.3.1 iOS市場用戶評分

考慮到安卓環境應⽤市場種類很多且數據並不互通,結合用戶畫像(更多的產品用戶更可能使用果機,故⽽選擇APP Store的評分作爲對⽐依據。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結論:

  • 二者評分都挺高的,而且分數接近,差距很小;
  • 但是明顯富途牛牛的評分數比老虎證券的約大出一個等級
  • 可能原因:富途牛牛比老虎證券早了3年進入了互聯網券商賽道,用戶有所積累。

4.3.2 iOS市場用戶評價

選取iOS市場近3個月(2019/07/17-2019/10/17)的評論數據整理如下:

兩個產品都存在bug類問題,但是明顯老虎證券出現的頻次會高很多(7/50),富途牛牛僅爲4/103,老虎技術水平有待優化。

出於業務考慮,二者都會選擇刷好評,但在整理總結的過程中發現,富途牛牛使用的好評模板基本沒有變化過,這樣對到蘋果商店準備下載APP用戶的來說,觀感其實是特別不好的,容易讓用戶產生“這個產品的好評是刷的,肯定不怎麼樣”,不利於新用戶的轉化。

建議:

考慮水軍好評模板多樣化,至於ROI如何(刷好評的人力成本/好評 帶來的用戶轉化),這就需要評估了。

  • 老虎證券的優勢在於:使用流暢、用戶體驗良好。
  • 富途牛牛的優勢在於:功能更加齊全,架構更加清晰明瞭,有成體系的小白入門學習路徑,社區功能也更加完善。
  • 這個特點與我們前面分析產品得出來的結論是相關的。

五、商業模式

老虎證券收入結構單一,業務收入依賴於佣金收入,利息收入低。

原因:瞭解到老虎證券的券商非自有,而是藉助盈透證券,幫用戶實現港美股交易。因此他本質仍是導流平臺,其並不直接持有客戶資產,用戶實際是在盈透證券開戶,公司未能得到持有資產的利息,對上游券商具有一定依賴性。此現象在2019Q1得到略微改善。

相比之下, 富途證券營收對佣金收入的依賴性較低,業務多元化水平較高 。畢竟自己持券。

六、得出結論

與老虎證券做對比得出其SWOT

1. 挑戰

  1. 公司內地牌照硬傷懸而未決;
  2. 平臺交易規模易受中國外匯政策限制;
  3. 經紀業務面臨業績承壓
  4. 資本規模與金融專業能力薄弱。
  5. 國家化業務存在競爭壓力,老虎證券先入局且佔據先發優勢。

2. 機遇

  1. 跨境互聯網券商前景廣闊;
  2. 持續投入保障競爭優勢;
  3. 收入結構逐漸優化。
  4. 港股市場先發優勢。
  5. 進一步利用好技術,爲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6. 利用高粘性用戶嘗試向互聯網理財方向轉型

3. 優點

  1. 架構清晰明瞭,結構扁平
  2. 功能設計場景化強,【閉環】概念貫徹到底
  3. 各種學堂社區諮詢只是,幫助你小白成爲大神
  4. 社區功能強大且完善
  5. 開戶流程極快

4. 不足

  1. 可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改良UI風格等,爲增量市場做準備–20-30歲的年輕人
  2. 可考慮做針對產品功能做減法,過於龐雜的業務導致了複雜的架構,對新用戶而言不是學習認知成本較高。
  3. 用戶運營上課考慮多下點功夫;畢竟獲客成本搞,而且友商–做得更好,開戶幾天加微信加微信羣/打電話諮詢等等

本文由 @吉吉蝦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