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嬰兒溼疹最怕三件事!只要做錯了一件,寶寶的溼疹準好不了!

提到溼疹,想必很多爸爸媽媽都不陌生,因爲它經常騷擾寶寶,而且它的到來不僅會降低寶寶的顏值,劇烈的瘙癢感還讓寶寶寢食難安,更可惡的是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不分部位且反覆發作!

所以,小康君今天就說說爲什麼寶寶會患溼疹?怎麼治?如何護理?以及溼疹最怕哪幾件事!

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溼疹

(圖片由愛兒康家長提供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病因比較複雜,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很多時候很難明確具體的治病原因。

患溼疹的寶寶,常在臉頰、額頭、頭皮、眉間出現紅疙瘩和水皰,嚴重時身體和四肢均會出現。比如:

一、滲出型溼疹

多發於肥胖嬰兒。初起時兩頰部皮膚髮紅,表面有密集針頭大小紅疙瘩、水皰,部分融合成片,破後糜爛有滲液;嚴重時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有膿皰、發燒、淋巴結腫大等。

二、乾燥型溼疹

多見於瘦弱嬰兒。面、軀幹、四肢有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暗紅色斑,表面有密集的小疙瘩和脫屑。

三、胎爛型溼疹

爲出生1~2天的嬰兒。在前額、頰、眉間皮膚髮紅,表面有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有較厚的胎痂。

不過,大多數溼疹寶寶起病時間一般在1~3個月大的時候,半歲後逐漸減輕,1歲半後絕大多數會自愈。

爲什麼溼疹總騷擾寶寶?

寶寶的肌膚嬌嫩,對於環境特別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秋冬季天乾物燥,室外的冷風和室內的暖氣都會帶走寶寶肌膚水分,只要護理不當就容易乾燥起皮、皴裂、長溼疹、發炎。

寶寶也會因此感到皮膚癢、發熱、疼痛,若家長不提早預防和及時護理,極度的瘙癢會嚴重影響寶寶飲食和睡眠,對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嚴重的溼疹還會出現滲水症狀,寶寶又癢又痛。

怎麼治?

(圖片由愛兒康家長提供

對於面積不大、病情較輕的溼疹,只要保持皮膚滋潤就可以防止溼疹加重,幫助於溼疹消退。

對於中重度溼疹,可在患處塗擦糖皮質激素類軟膏(如複方地塞米松霜),但由於此類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而且不宜塗擦得太厚。

有繼發感染或有紅疹和黃色分泌物時,可外塗一些抗生素藥物,如新黴素軟膏、百多邦等,等紅疹和黃色分泌物逐漸減輕後可以換成除溼止癢軟膏(中藥)外塗 。

如何護理?

1

給寶寶清潔皮膚後一定要養成塗抹潤膚劑的好習慣,一定要選擇無色無味無色素無香精的嬰兒潤膚劑;

2

家長要在寶寶睡覺前,適當地將寶寶的小手束縛一下,以防抓傷其皮膚;

3

面部皮膚不能使用含有激素的藥膏,容易色素沉着。所以,如果寶寶臉部有溼疹,建議早晚溫水洗臉,保持涼爽,儘量不讓下巴蹭到衣服,可以外塗蘆薈膠、爐甘石洗劑、紫草膏緩解;

4

關鍵寶寶不能熱着,否則會加重;

5

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媽千萬不要喫容易過敏的食物,比如魚蝦蟹,不喫蔥薑蒜刺激性食物,不喫油膩的食物。

小兒溼疹有三怕

一、怕幹

很多家長一聽溼疹,就覺得是因爲皮膚太“溼”導致的,認爲皮膚乾燥才能使溼疹好得快。實際上恰恰相反,皮膚越乾溼疹會越嚴重。因爲溼疹的“溼”說的是紅疙瘩或水皰流水、分泌物滲出的狀態,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溼工作。因爲保溼可以幫寶寶修復皮膚屏障功能,加快溼疹痊癒。

二、怕熱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寶寶穿着或被褥過厚、身上出汗造成溼熱、以及用肥皂、熱水洗浴過勤等都容易誘發溼疹。所以,不要用過熱的水和鹼性肥皂水洗溼疹的地方。

洗澡水溫建議在32~40度爲宜洗澡頻率保持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洗澡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患處最好用溫水清潔,然後塗抹嬰兒保溼霜。

三、怕不規範治療

很多家長經常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看着寶寶的溼疹好了就立即停藥,然而溼疹的特點是瘙癢和容易反覆,治療的原則就是長期規範治療。症狀剛有所好轉就停藥,非常容易使溼疹反覆發作,所以當寶寶溼疹好了,建議繼續治療3~7天后再停藥,鞏固一下病情。

小康君嘚吧嘚

說個題外話:某知名嬰兒奶粉中出現活蟲的事件,目前已有新進展。除了之前商家表明可能是運輸過程中漏氣或其他原因導致奶粉罐真空密閉出現了問題。對於消費者賠償方面採取一比三的賠償措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