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IB真题”送您历年IB考试真题

教育,才是能让阶层流动的唯一法宝。

这两天,一个红极一时,后被渐渐淡忘的名字又上了头条:曾经的网红男孩"杀鱼弟"自杀了。

2010年,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一个瘦小的男孩在鱼摊上杀鱼,手法娴熟,对于宰杀鱼的熟练程度超过很多成年人。一条又一条的鱼儿顷刻间被少年开肠破肚,分分钟的时间就能宰成一小块。他娴熟的杀鱼技巧,倔强犀利的眼神,红遍网络,网友称他为"杀鱼弟"!

8月3日晚,"杀鱼弟"被送进了济南齐鲁医院,他喝了百枯草自杀。尽管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情况依旧不太乐观,截止今天既然没有脱离危险。

宿命般的贫穷境地

究竟是谁的错?

“杀鱼弟”名叫孟凡森,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人,2001年出生,2010年走红网络时,他9岁。他自幼随着父母在苏州打工,全家人以卖鱼为生,彼时他的底下有四个弟妹,排行老大的他辍学在家帮忙杀鱼。

人们猎奇而悲悯的目光让他成了所谓的“网红”,“杀鱼弟”走红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原本辍学的他重回课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可没过多久,因为跟不上学校的节奏,他的父亲又让孩子回来杀鱼了。

“有时候三天两头去(学校),有时候早上去了下午就回来了。他父亲说读书有什么用?只有干活挣钱。孩子自己也不想读,说实话他根本读不进。”

父亲把“杀鱼弟”重新叫回了水产店,甚至把店名干脆改作了“杀鱼弟水产”,利用他的名气赚钱。

杀鱼弟家的水产店

今年,他即将年满18,在别人即将迈入大学、迎接崭新而灿烂的未来时,“杀鱼弟”因为和他人争吵被父亲责骂,喝下了剧毒农药百草枯。

此时的他,因为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是6个孩子中的老大。父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庭和生活的重担基本上都落到了他依旧稚嫩的肩上,背后是凄惨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前路是看不清的迷茫。

贫穷,从出生时就缠绕着他,他曾经有过摆脱贫穷的机会,却又被拽回了原路。

这出悲剧真的是贫穷惹出来的祸吗?

同样贫穷

自杀者有之,上北大者亦有之

当“杀鱼弟”躺在床上生死未知的时候,刷屏了朋友圈的“感谢贫穷”主人公王心仪正在送走一批批的采访记者,接受一波波的祝福。

王心仪接受新浪记者的采访

这样的对比又是多么残酷!

王心仪的家境之糟糕和“杀鱼弟”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心仪的母亲体弱多病,姥爷也常年有病,两个人看病吃药要用不少的钱。而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父亲微薄的并不稳定的打工收入和两亩薄田的收入维持。

为什么同样的贫穷,这两个同龄孩子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因为王心仪的母亲李春花明白:教育,是孩子摆脱贫穷的唯一道路。

一岁多,她就开始教小心仪识数、念字,内容就来自于自己幼时的课本。“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就这些五个字的诗句。”

李春花还专门托在保定工作的兄弟买些三字经之类的蒙学书籍,自己先背会了,再教给几个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上,李春花从不吝啬。王心仪在村里小学读一年级时,课本是黑白的复印本,她嫌文字模糊,专门托人去镇上买来了一本彩色正版课本。王心仪小学时没有书包,没有笔袋,但课本却是全班唯一一本正版彩色的。

这个念过中专,又在村里教过书的女人明白,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我在村里教过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不死教书,没事爱带着他们一块玩,孩子都比较喜欢我。”自称孩子王的李春花保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又把这样的教育经验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孩子们不想学习的时候,李春花就领着他们在院子里玩耍,捉迷藏、扔沙包、打弹子,李春花教他们玩。在她看来,玩耍或是干活,其中都蕴含着智慧。

李春花最看重孩子们的独立意识,王心仪想学文学做教育,她支持,甚至还建议女儿进了大学要辅修哲学,李春花希望,孩子们都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如今,王心仪已经考入大学,大儿子也不太需要她劳心,她又操心起了6岁的小儿子晨曦。家里贴满了儿童画册,门外的矮墙上,李春花用粉笔工整地抄写了加法算式和拼音音节,教6岁的小家伙唱着“上学歌”。

王心仪和弟弟一起在农田

一位贫苦的母亲,把能力范围以内的最好资源给到了孩子的教育,但并非让其背负压力,而是快乐成长、轻松学习。

这样的胸襟和情怀,想必大多数富裕家庭的家长都做不到吧。

反观“杀鱼弟”,父亲的暴躁和打骂造就了他不健全的心理,辍学在家让他丧失了通过教育翻转人生的唯一途径,一点小事就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人生,终将是无解的难题。

寒门难出贵子?

贫富差异,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异

播播前几天推送的一篇《中国教育的现状: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引起了很多家长的讨论,有家长留言,这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实事求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了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

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像俞敏洪这种寒门出贵子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精英家庭。

2014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一项报告指出:

包括书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这往往超过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2014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Benjamin Lillebrohus)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

2012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学生占比为10.36%

同济大学占比18.98%

天津大学28.14%

吉林大学32.27%

西北师范大学59.85%

南昌大学43.68%

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56.98%

底层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依然在蔓延

就像《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短时间逆转。

杀鱼弟的父母毋庸置疑就持有这样的“读书无用论”:

我们都这么穷了还读书干嘛?反正读了也没用!

但这才是真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地方:

阶层固化确实存在,难道就此放弃么?抓紧教育才能阻止继续沉沦!

中产阶层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也不小,但是为了教育,愿意花6万让孩子过暑假、一年花上50万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这是为什么?那是他们知道,要让孩子维持住自己的阶层状态,或者更往上层走,只能靠教育。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还记得那个农村出身、登上哈佛毕业演讲台的何江么?

2016年,来自中国的生物系博士何江登上这哈佛演讲台,成为了第一位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的中国人,与他一起演讲的有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要知道,迎着2000多名毕业生注视的目光,登上毕业典礼的讲台,面对全世界做演讲,是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在哈佛毕业礼上演讲的首位中国学子

何江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交通不便,道路崎岖,至今也没有通公路。

从小,何江就从父亲何必成那里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书里写的,也有何爸爸自己临时编的,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是让何江好好学习

他知道,所谓贫富差距,就是教育的差距,抓不住教育这最后一根稻草,未来只是深渊。

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家长,为孩子创造的生活条件绝对比上述家庭好过千倍万倍,但你真的明白教育对于孩子的意义吗?

| 文章素材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国际教育资讯及国际学校政策,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远播国际教育(gj_114study)”或添加小助手微信(ischool114)进行咨询!

国际学校的九大谎言魔都家长的烧钱暑假

陪读妈妈的自述国际教育大集团

超难进的九所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录取情况

戳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