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乳山是公認的適宜牡蠣生長的生態海區之一,每年11月份是牡蠣最爲肥美的季節。打撈牡蠣在這邊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道風景,在乳山漁民家中都有一輛可以下海的拖拉機,漁民出海時用拖拉機將漁船牽引到海中,再駕船前往牡蠣養殖區。

王忠全58歲受養殖戶僱傭養殖海鮮,每天的工作是駕駛拖拉機將漁船拖入海中,再乘船前往養殖區,王忠全海上作業每年的保底工薪7萬元,如果旺季加班還會有很可觀的加班費。雙十一電商節臨近,到了牡蠣備貨期,王忠全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

船隻行駛了半小時到達養殖區,提籠驗貨看看這籠子牡蠣是否肥美。通常情況下一籠牡蠣在60斤左右,渤海海域潮流通暢,海水溫度鹽度適中,境內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大河入海,優越的資源條件爲乳山牡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

長成後的乳山牡蠣殼長能夠達到15至18釐米,肉質飽滿,入口爽滑、汁液鮮美個頭大這是乳山牡蠣獨特的品質。

田超從事旅遊行業,每年的這個季節都會隨船出海親自爲同事們帶回一些牡蠣嚐鮮。乳山牡蠣已是地方特產的美食名片,乳山自古便有"生喫蠣子活喫蝦"之說,撬開殼,生食其肉,北方人喜歡喫“鮮”大多生喫、蒸着喫,保留的營養最全。

臨近中午牡蠣裝滿漁船歸航,這時海岸邊一輛拖拉機駛入海中將牡蠣轉運到工廠洗淨封裝,小的漁船再次返回海中提籠裝貨。

稍大一點的漁船掛到拖拉機上被直接拉回工廠,漁船變車廂到處洋溢着豐收的景象。工人們也期待着這個月牡蠣大賣,老闆多發獎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