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一個鮮有人知的加密貨幣因爲創下了8000元人民幣/枚的天價記錄進入中國老百姓的視野。喫瓜羣衆只知道,有這麼一個看不懂的東西,叫“比特幣”,聽起來好像很值錢,而且前途遠大,但它既不是國家發行的官方貨幣,也不屬於股票等傳統投資理財的範疇,甚至因爲它沒有實體的形態,擁有與否僅僅在於那個被稱爲“token”的密碼,不少喫瓜羣衆視其爲騙局。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寥寥幾句評論就已經是對爆款最大的尊重。

但誰也不會想到,僅僅4年之後的12月7日,比特幣因突破10萬元人民幣/枚的天價再度登上新聞頭條。雖然從2017年開始,比特幣就一直斷斷續續地出現在公衆媒體上,還曾因ICO代幣發行再度憑加密貨幣“鼻祖”和區塊鏈首個成功應用而備受關注,但如此大面積、影響深遠的傳播,實屬特例。

而幾年下來,這個加密技術一直技術極客和揭祕高手的地盤,他們用會用替代性貨幣來做交易,也對此類的貨幣保有共同的熱忱。然而伴隨的比特幣高溢價和高回報率的強大吸引力,這種“極客遊戲”延伸爲更廣泛的商業羣體,像是炒幣者、創業者、投資人、技術極客,也有保持中立的觀察者和持懷疑態度的批判家。

但在過去一年,比特幣、以太坊等幣種,閃電式的崛起、再隕落、再崛起、再隕落……在引發公衆對加密技術無限遐想的同時,也逐步分化出大相徑庭的幾種商業角色——賬面上的超級富翁、創業新秀、騙子團伙、監管部門……

魚龍混雜的幣圈市場,究竟誰纔是真正的玩家?《快公司》爲你盤點了以下指南:

加密之王

早期看漲加密貨幣的人都會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處理這筆新財富?2017年,虛擬貨幣Pipple漲了36000%(此後又稍微回落了)。

3月,其同名初企的聯合創始人克里斯·拉森(ChrisLarsen),他是一位擁有幾十億身家的人,他不但貢獻了部分的財產,也以公司的名義捐出2,900萬美元的慈善資金,資助DonorsChoose.org的35,000個課堂項目。而文克萊沃斯(Winklevoss)雙胞胎兄弟利用Facebook賠償的數百萬美元,建立了一家名爲Gemini的紐約交易所,開始涉獵加密藝術品拍賣。

有些比特幣百萬富翁搬到了波多黎各,創建加密的烏托邦世界,不只有享受着每日啜飲椰林飄香的雞尾酒的美好人生,更是避開收入和資本收益的聯邦稅。

狂熱鼓吹者

Coinbase交易平臺成立已有6年,其聯合創始人兼CEO布萊恩·阿姆斯特朗(BrianArmstrong)率先展示了加密貨幣便於用戶使用的一面。他的平臺現在擁有2,000多萬名用戶,截止至去年年底,光是交易費用的收入就已經超過10億美元。

而加密貨幣在主流市場也漸漸盛行,像是Square移動支付公司、Robinhood股票交易平臺和Circle金融公司也紛紛推出了加密貨幣交易應用,提供有意進入市場的人更多的選擇。

江湖騙子

基本上不受監管的加密貨幣,在現在不斷地在激增,所以詐騙分子也想趁機向投資人推銷具有誤導性的首次代幣發行(簡稱ICO),也趁機謊報投資回報率。因此,近期也發現了一項研究,80%的ICO都是騙局,像是有些是由通曉市場營銷的騙子主導,通過發佈關於其研究工作的白皮書,製造出一個真實投資項目的假象。

而有些背後則是高調的支持者,像是隨着委內瑞拉貨幣博利瓦的暴跌,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asMaduro)強推替代數字貨幣petro石油幣,並聲稱“它能夠和超人較量。”

厚顏投機者

今天開始,就有不少公司是利用加密技術推高股價,它們在自己的名字裏加了“區塊鏈”和“加密”,像是飲料生產商長島冰茶(LongIslandIcedTea)變成了長區塊鏈(LongBlockchain),加拿大金礦公司LeetaGold改成了Hive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開始挖掘加密貨幣。

而柯達公司也推出了柯達幣(KodakCoin),可用於照片的授權,讓奧斯卡梅爾熱狗公司(OscarMayer)也開玩笑地發佈了“培根幣(bacoin)”,還自稱是“史上第一款得到奧斯卡梅爾熱狗黃金標準加持的加密貨幣。”

加密幣名流

有荒謬財富的地方,就有躍躍欲試的名人。

5月份,在紐約首個區塊鏈周的活動現場,史諾普·道格(SnoopDogg)擔任表演嘉賓,還順便要了一大筆錢。而帕麗斯·希爾頓(ParisHilton)、DJ哈立德(DJKhaled)和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Mayweather)都吹捧過不靠譜的ICO,促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對參與欺詐性投資風險的人發出警告。

6月份,退役籃球明星丹尼斯·羅德曼(DennisRodman)在大麻幣PotCoin的資助下,前往新加坡見證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歷史性會晤,不但給PotCoin做了免費宣傳,也給“金特會”蒙上了一層陰影。

開明保守派

雖然有些金融老手認爲加密貨幣存在着一定的威脅性,但有些卻很快的接受了加密貨幣。像是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CEO傑弗瑞·斯普雷徹(JeffreySprecher)正在設立一個比特幣交易平臺的計劃,讓高盛集團不甘落後,也儘快建立。

懷疑論者

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認爲,加密貨幣只是“海市蜃樓”,而比爾·蓋茨(BillGates)則說,這是他遇過“較爲瘋狂的投機行爲之一。”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Chase)CEO傑米·戴蒙(JamieDimon)雖然相信區塊鏈的技術,但依然把比特幣歸爲一場騙局。而普華永道經濟學家亞歷克斯·德·弗里斯(AlexdeVries)也發現,生成一枚加密幣所需要的電量,足夠讓一個普通美國家庭使用兩年,給加密貨幣加上又一項“罪證”。如果他的分析是正確的,比特幣礦業今年將能夠消耗全球電量的0.5%。

執法者

因爲要調查ICO詐騙和欺詐案件,SEC成立網絡部門。而在9個月後,SEC爲了強化監管措施,於6月份指派瓦萊麗·斯扎潘尼克(ValerieSzczepanik)擔任SEC首位加密貨幣特使。4月,紐約檢察長針對Coinbase等交易發起調查。同時,司法部據傳也正在調查交易員如何操縱比特幣和其他貨幣的價格。

夢想家

而小規模投資者往往被加密貨幣狂潮席捲而空。

爲了買入比特幣,許多家庭動用積蓄,甚至變賣房產,讓自己也陷入此代幣的波動風險中。此外,近期也針對1,000名大學生做研究,發現1/5的受訪者曾使用貸款購買加密貨幣,這也代表着“新美國夢”的誕生。而一名研究生在Reddit新聞網發帖子,自曝比特幣交易使他背上了50,000美元的債務,讓他不得不宣佈破產。

到2013年12月4日,比特幣價格達到了1147美元的歷史高位,超過同期黃金的價格。在火幣網上,更是創下了8000人民幣的天價。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共同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比特幣價格應聲而落,12月18日跌至522美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