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足:家庭醫生成爲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華龍網12月7日9時49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家庭醫生,曾被視爲“高檔生活方式”,而今正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重慶大足區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了衛生服務由單向的、被動的“服務提供者”向雙向的、主動的“提供服務者”轉變,讓城鄉居民感受到人性化、親情化的服務,享受到更爲便捷、貼心、連續、綜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格局。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大足區龍灘子社區服務中心成立的龍灘園家庭醫生團隊,猶如一朵閃亮奇葩,被評爲重慶市“十佳家庭醫生團隊”殊榮,該團隊的家庭醫生們也真正成爲了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家庭醫生爲羣衆提供親切健康服務 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攝

百姓的貼心“家庭醫生”

“這個家庭醫生簽約要錢嗎?” 龍灘園家庭醫生團隊醫護人員在爲當地建檔貧困戶建立家庭醫生時,貧困戶們紛紛諮詢道。

“簽了這個家庭醫生約,有啥子好處?”“方不方便我來看病呀?” “老人家,你和我們醫院家庭醫生簽約後,覺得生病的時候,可以電話諮詢醫生,對於不能走的的老年人,醫生還可以上門看病。”當天,針對建檔貧困戶的疑問,醫護人員耐心地一一進行解疑後,現場對轄區117名貧困人員的姓名、年齡、病史等進行詳細填寫,方便籤約的家庭醫生能夠了解本人身體的基本情況。同時,組織醫護人員依次走進貧困戶的家中,運用“健康一體機”進行上門家庭醫生簽約和體檢服務。

“我們貧困戶也有了貼心醫生,今天簽了這份服務協議,再也不用爲健康保健發愁了,黨的扶貧政策就是好!”特殊困難家庭戶楊毅發自內心地感嘆。

該中心主任王江波說,通過家庭醫生與貧困戶簽約,不僅僅能讓貧困戶享受到便捷、貼心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還能使家庭醫生成爲治療疾病,指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發生,成爲真正的健康守門人。

今年來,該團隊創新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如開展“1+1+X”模式,即高級職稱(指導員)1人,團隊長1人,加上公共衛生人員,全科護士,藥劑師及社區人員或志願者等組成團隊,共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成員手機爲簽約的居民24小時開機,首批利用掌上平板電腦將家庭醫生簽約與慢性病健康隨訪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還積極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對轄區貧困戶和殘疾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爲貧困戶提供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健康諮詢、用藥指導等一對一的實時、動態醫療服務,全面提升轄區貧困人員的健康水平,緩解因病致貧的現狀。對行動不便的貧困戶,採取上門服務的形式,走進家中提供義診服務。中心還先後舉辦了貧困人員健康義診、爲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等活動,使轄區3500餘名羣衆受益,深受廣大羣衆的歡迎和稱讚。

家庭醫生爲羣衆提供親切健康服務 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攝

健康教育進社區

“當你在吸菸時,菸草不但對你自己有害,二手菸還對別人有害!” 在今年全球第三十一個世界無煙日之際,龍灘園家庭醫生團隊醫務人員在龍灘園社區,向市民開展着控煙健康教育時宣講道。

爲減少菸草對心臟健康帶來的風險,不斷地開展健康教育是切實可行的行動和措施。 龍灘子以“菸草和心臟病”爲主題進行重點宣傳,開展控煙健康教育“五進”活動,深入社區、企業、學校、機構和家庭,採取懸掛橫幅、製作展板、播放音像製品、義診健康諮詢、發放健康圖冊和控煙知識宣傳單等形式,向廣大羣衆宣傳健康教育和控煙知識,倡導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軍訓時身體內水分消耗極大,鹽分也會隨着汗液揮發很多,大家要及時補水補鹽。”面對驕陽似火的“三伏天”,王江波向當地參加軍訓的200餘名企業學員普及防治中暑的相關軍訓常識和經驗。

這是該團隊在拓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的一個個實例。今年來,該團隊在健康教育中,開展科學就醫和“健康中國行”健康巡講活動。特別是加強控煙履約宣傳力度,推動全社會支持控煙的良好氛圍。同時樹立預防爲主、大健康理念,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羣衆更加註重健康管理,消除健康隱患,引導羣衆不僅追求身體健康。結合公共衛生服務,將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推送到社區、企業、機關、學校和家庭,將家庭醫生簽約和履約服務下沉到千家萬戶。

目前,隨着家庭醫生責任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團隊把做一優秀的家庭醫生團隊作爲工作的目標,除了完成對簽約家庭的常規健康管理外,還針對轄區內殘疾人、生育期婦女、空巢老人及失獨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健康需求制定了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從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爲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

“醫養結合”讓老人“老有所養”

“我們這兒除了接收老人入住之外,還提供日間營養餐,老人們到這裏既可以休閒娛樂、也能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個性化的精神慰藉。”該團隊唐軍表示。

區別於傳統養老院的壓抑氛圍,記者觀察到在龍福養老中心生活的老人總是洋溢着年輕人特有的氣息。在這裏,老人們仍然延續着自己之前的愛好,通過興趣小組等方式,依然能夠有機會爲自己找到同好,實現自我價值,綻放生命光彩。

80多歲的秦遺富老人是一名二胡愛好者,在龍福養老中心組織的首屆“重陽敬老節”上,秦遺富老人伴奏,其餘老人們則盡情歌唱,重拾青春。公共衛生專家陳欣見此深有感觸,“養老不單是物質方面,老人們其實更關注精神層面的關懷,現在老人的精神饑荒已經超越了物質缺失,除了文化活動,我們還有定期交流、興趣培養等舉措,幫助老人快樂生活。”

面對川汽廠“三線建設”空巢老人集中居多的形勢,該團隊創新思路,建立了一支由醫生、護士、社工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護理員和志願者組成的專業照護團隊,爲老人制定個性化的科學、健康、快樂的養生文化規劃,實現真正意義的醫護養結合。特別針對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老年護養中心創新設立七個層次養老:居家養老、自理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並指導五個居委會的老年護養站,實現了社區就近“老有所養”,拓展了養老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目前,包括龍灘子在內的醫養結合工作已經作爲重慶經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經典案例。團隊成員王江波獲重慶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全國“百佳健康守門人”等稱號;唐軍憑藉出色的工作,贏得了重慶市“百佳護理員”稱號,並在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題爲“守護夕陽——養老護理職業榮耀盛典”頒獎晚會上,榮獲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頒發的“全國優秀養老護理員榜樣人物”榮譽證書。

專家點評

“目前,重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體系初步建立,簽約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湧現出大量優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包括龍灘園在內的家庭醫生團隊們,用自己紮實的醫療技術和熱情的服務態度贏得了轄區羣衆的廣泛好評。”重慶市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院長龔放重慶市醫師協會2018年全科醫師分會年會暨十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表彰大會上如是說。

“全科醫生作爲家庭醫生團隊的領頭人,他們爲滿足老百姓的基本健康需求,克服困難,勇於前行。”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重慶醫師協會會長趙興吉介紹說,“爲了推廣先進經驗,促進全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深入開展,開展了全市“十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評選活動,是社會組織對政府與單位獎勵的有益補充,有利於增強全科醫生的職業榮譽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