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圖文由盛世收藏提供。爲了大家欣賞更多的古印之美,金石契平臺將連續刊出。本期爲戰國官印,後續有戰國私印、秦官印、秦私印、漢至南北朝官印、漢至南北朝私印、隋唐及以後官私印等,敬請關注。

2009年仲秋,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璽印藏家及學者聚會京城。聚會中,大家對如何更好地利用當代湧現出來的古璽印新材料,使其在學術、藝術等方面能夠適其所用,供不同的人羣研究、學習、鑑賞。最終大家一致認爲結集出版圖錄,是最簡便易行的辦法。經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由盛世收藏網組織牽頭,利用其專業的平臺及業界的口碑,廣泛徵集散落在海內外藏家手中的藏品,按系列結集出版古璽印圖錄。最後,由施謝捷先生提議定名爲《盛世璽印錄》。

由於本人有篆刻經驗,又是古璽印收藏愛好者,所以有幸全程參與了《盛世璽印錄》系列圖錄中古璽印數據的採集、朱蛻的鈐制及後期書籍的排版設計等工作。可以說,每一集《盛世璽印錄》的出版,都傾注了所有參與者的心血,其中甘苦冷暖自知。而每每面對這些經千辛萬苦採集而來的古璽印資料,在整理、歸類、編輯過程中,都會有新的認識和發現。                   

將古代璽印輯錄爲譜者,始於宋大觀元年(1107年)楊克一所輯《集古印格》。現已知宋元兩代的集古印譜約有二十幾種並且多已佚失。目前所能看到最早的原鈐古印譜,爲明代隆慶六年顧汝修所輯《集古印譜》。此譜以朱泥鈐印,開創印譜輯錄之先河,對後世印譜輯錄影響重大。

將古璽印鈐印在宣紙上並裝訂成冊,是爲原鈐手打本印譜。受古璽印自身狀態(鏽蝕)的影響,如何完美的鈐印出古璽印的最佳效果,相信每一位親歷者自有體會,而鈐印者對古璽印的認知、審美、技藝,又決定了鈐朱的優劣。所以製作一冊鈐印精良、裝幀考究的原鈐印譜絕非易事。多則幾十冊,少則孤本的鈐印本印譜,歷代倍受文人雅士及金石藏家所珍重,而伴隨着歲月更迭,原鈐印譜愈發的彌足珍貴。

有限的印量自然會影響原鈐印譜的傳播和利用。翻刻本(木刻)印譜的出現,從工藝上解決了印量問題,但形存神失無疑成了翻刻本印譜的硬傷,因此,翻刻本印譜從研究及藝術價值上,要遠遠遜色於原鈐印譜。

明清數百年間,古璽印輯譜從未間斷,至清末民初,集古印譜從量到質上達到高峯。清末,西方先進的印刷術引入國內,一些石印本及珂羅版、影印本印譜應運而生。但限於印刷技術等原因,古印譜在這個時期,主要還是以輯錄朱蛻的單一形式爲主,而印紐、印面圖片無法從技術上得以實現。雖然個別印譜也配有手繪勾勒印紐圖,但與實物效果還是相去甚遠。

隨着現代印刷技術翻天覆地的進步,各種膠印、彩色印刷技術,晝夜間可以製作出成百上千冊的精美書籍,尤其當代數碼印刷技術,更將印刷出版推至頂峯。

縱觀近、現代所出版的古璽印譜,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還一直延續舊有的技術和版式,未有大的改觀。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一批經典譜錄。如:《上海博物館藏印選》(1979年)、《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1982年)、《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1987年)。《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首次配以印紐圖片,雖然是黑白影印,但至少可以窺見古璽印的廬山面目。以上諸譜裝幀樸實、用紙素雅,尤其在朱蛻、拓本的選擇上,足見編者之用心。九十年代出版的《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1991年)、《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古璽印選》(1997年)也基本延續以上諸譜的風格,《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首次將璽印的埋葬出土狀況附於篇後,增加了印譜的學術分量。

當代先進的印刷技術,並未給國內印譜的印刷、製作帶來改觀,反而有日漸愈下的趨勢。如何利用當代先進的照相、印刷、排版技術,將古璽印的面貌全面呈現出來,讓觀者能夠全方位欣賞到古璽印的美呢?港、澳及東瀛出版的一批印譜,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於1996、1999、2001年編印的《香港中文大學藏印續集》三冊、澳門蕭春源所輯《珍秦齋古印展》(1993年)及2000年編印的《珍秦齋藏印—秦印篇》、《珍秦齋藏印—戰國篇》;2005年出版的《珍秦齋藏印—漢魏晉唐宋元篇》、《珍秦齋藏曆代璽印精品集》;東瀛菅原石廬所編《鴨雄綠齋藏中國古璽印精選》(2004年)等,就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盛世璽印錄》廣泛汲取前人制作譜錄的經驗,在古璽印的徵集上,嚴格秉承去僞存真。排版設計上,按照印譜固有特點,做到好看、好查。每一集所收錄的古璽印,按年代由先秦至宋元分爲官印、私印、成語、肖形排序;每印配有印紐、印面、鈐泥(朱文沒有)、朱蛻等圖片;每件古璽印有序號、釋文及縱、橫、高等相應的數據。所有朱蛻均爲原大,印紐及印面均配有清晰大圖,特殊及稀見鈕制和特別精彩的印面均有多角度圖片及高清的印面大圖等等,足以令觀者窺見印中之乾坤。

限於自身對古璽印的認知水平,在編輯過程中難免會有錯誤和疏漏,《盛世璽印錄》願做爲一滴水、一粒沙,在中國印學廣袤的世界裏貢獻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爲更多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藝術愛好者及收藏者,提供更多更詳實的一手資料。

書名:盛世璽印錄(續壹、續貳)

吳硯君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張宇暉策劃,施謝捷釋文,孫慰祖序。印面採用超清晰大圖,印刷精良,色彩還原真實,適合古印璽收藏和篆刻愛好者欣賞、研究、學習。

軟精裝

內頁採用進口啞光銅版紙

開本:16開

頁數:單冊552頁

定價:單冊880元

售價:單冊790元

             兩冊1580元

識別下面二維碼

可購書

金石契精品文章鏈接:

罕見!中國最早的墓誌銘竟是這樣的

黑老虎,奔跑的“收藏之王”

美至震撼的響堂山石窟,遺忘於滏河岸邊的國寶

用一張宣紙,與古人盡情玩耍

祕丹墓誌:三位書法大家眼中的隋代國寶揭祕

寒夜挑燈看美人 ——吳湖帆、梁啓超藏《董美人墓誌》全本放送

匠心妙運 千秋典型——近佛閣藏古印精賞

文字之福——步黟堂藏戰國陶文遺珍鑑賞(齊國陶文篇)

讓人走心的戰國時代通行證

全是乾的!2018遇見燕青畫店

珍貴!曾爲陳介祺舊藏,幾十個高清細節,美到無以復加

最美的寫經書法,溫雅秀潤中盡顯繁華

重要的文史資料,妍美端莊的筆跡,三大學者共就一志實屬少見

稀見!不可不看的何紹基大字楷書典範,原石與拓本同時放送

至純至真,且鑄且鑿,工整中極具自然變化,樸實中盡顯雍容華貴,近百方稀見姓氏漢印結集出版

深埋地宮800餘年才得以重見天日,字字清晰,宛若新刻,罕見蘇字絕對讓您眼前一亮

他一生都在路上,他是一代文豪巨匠,又是一位美食家,在此地僅上任5天,即被罷任,卻留下了千古不朽之詩篇

有一種遺忘叫金石,有一種情懷叫中國

橫刀立馬  惟大將軍  —— 將軍印欣賞(之一)

魏晉風骨今猶在,聞妙香室聞妙香

數量之多,造詣之高,被埋地下近兩千年,它們的出土震驚了整個藝術界

淵懿茂密,結體豐盈,這通碑的年代至今是個謎

認竹材、識扇面——懷袖雅物

清涼世界(一)——有關扇子的事情都在這裏了

一座消失的王城竟藏着神祕圖案!

他家的窗花貼了五十年,揭下來後居然能在上海換一套三居室

神祕殷墟!沉睡了三千年的文明密碼

主編張振國簡介: (微信號 f c y s z z g)

號棠村、圓振居士,河北正定人,現爲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書法金石工作室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非常藝術》雜誌主編,金石契微信公衆平臺聯合創始人。

執行主編馬龍簡介: (微信號  y f j—m a l o n g)

河南洛陽人。現任《非常藝術》雜誌執行主編,金石契公衆平臺執行主編。主要從事書畫與篆刻藝術的創作研究,有近20萬字美術理論及美術評論散見於各專業類刊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