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氏傷科蒸敷方由九種中藥打粉混合後裝入布袋隔水蒸熟製成,有活血、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魏氏蒸敷方適宜於損傷後期、外感風寒等引起的頸肩腰腿部的疼痛不適,尤以腰腿痛爲佳。擅 長:善於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骨傷科病損,尤以運用中醫魏氏傷科特色技術診治脊柱(頸腰椎)四肢關節急慢性病損、免疫風溼關節病及骨質疏鬆症等疾患見長。

秋去冬來

秋褲準備好了嗎?

馬上

讓帥哥醫生告訴你

如何跟“老寒腿”say Goodbye!

隨着晝夜溫差變大

王阿婆的“老寒腿”又開始犯了

雖然重新戴上了厚厚的護膝

感覺還是“寒氣徹骨”

用熱敷包(魏氏傷科蒸敷方)進行了治療

病情纔得到緩解

人也精神了許多

老寒腿民間是指天氣轉冷的時候

出現下肢皮膚出現冰冷狀態

並伴下肢關節疼痛難耐的現象

這也是許多相關疾病的共同症狀之一

患有下肢動脈閉塞的人

其血管腔壁變厚變窄、血流量減慢

遇冷後血管收縮

繼而出現缺血和熱能供給斷層現象

現代醫學中的骨與關節、肌肉退行性改變,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系統性硬皮症、痛風、諾雷氏症等疾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老寒腿症狀。所以,被“老寒腿”選中的可不僅僅是老年人哦!

中醫認爲,老寒腿屬祖國醫學“痹症”範疇,《黃帝內經》中記載:“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也。”這就是說,風寒溼是引發老寒腿的導火索。在中醫臨牀上,痹症又分爲行痹、痛痹和着痹三大類,其發病機理十分複雜,病情變化大,易於反覆。其中我們常見的關節痛,多屬於“痛痹”範疇。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對老寒腿診療效果較爲明顯

且毒副作用小,價格便宜

既可治病也可防病

介紹幾種常用的中醫的治療方法給大家

推拿手法

手指點穴,循經推拿。達到溫經祛寒,通絡止痛的作用。點穴:委中穴、承山穴、足三里穴、血海穴、梁丘穴、三陰交穴。

循經推拿:主要循足太陽膀胱經推拿。魏氏傷科是“上海傷科八大家”之一,其手法獨特效驗。手法操作要訣講究以“點、線、面”結合,形成了“落點、走線、帶面”特色鮮明的魏氏傷科手法,具有成套規範、對症施治、柔和、深透、平衡的特點。

中藥包熱敷

用中藥熱敷,藥力可通過皮膚,透達筋骨,加速血液循環,起到祛風散寒、消除痙攣、強筋壯骨的目的。蒸敷方是魏氏傷科運用40多年的常用驗方,具有活血祛風,通絡逐痹,止痛的作用。魏氏傷科蒸敷方由九種中藥打粉混合後裝入布袋隔水蒸熟製成,有活血、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魏氏蒸敷方適宜於損傷後期、外感風寒等引起的頸肩腰腿部的疼痛不適,尤以腰腿痛爲佳。

中藥燻洗、泡腳

中藥燻洗是一種物理療法,它的功能是借用外界的熱力和藥物的協同作用,鼓舞陽氣,使藥力直達患病部位。魏氏傷科四肢洗方溫通四肢骨節筋絡、活血舒筋通絡止痛。主要組成有冬桑枝、川桂枝、川牛膝、川紅花、川木瓜、川萆薢、落得打、大當歸、補骨脂、川羌活、大獨活等。用法:將藥物放入鍋內加滿水煮沸,燻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約30分鐘。每1劑可用2~3天。

其 他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中藥內服調理,外敷膏藥、外擦酒劑、中醫燻蒸、鍼灸,拔罐,艾灸等多種治療方法。

《黃帝內經》雲:“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說的就是冬天受風后就容易腰腿痛。而“腎在體爲骨”,身體沉重疼痛久治不愈,再感受寒溼等邪氣就會侵襲入腎。引起“腎痹”。

膝關節日常保健小貼士

1、保暖!保暖!保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感到膝蓋不舒服時應立即休息, 同時避免做跑步、跳高、跳遠等大幅度、大運動量的鍛鍊。

3、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拜佛的老奶奶,打太極的老爺爺注意啦,蹲馬步不要太低哦)

4、不做膝關節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月板損傷。(打球戴護膝哦)

5、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減肥!)

6、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鞋子的選擇很重要!(難怪現在流行穿小白呢)

7、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8、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鍊。

瑞金醫院北院傷科門診

李飛躍 主任醫師

開診時間:隔週週三下午

擅 長:魏氏傷科學術流派爲特長,臨診多采用內服中藥與外用中藥相結合,並善用手法和輔以導引。

奚小冰 主任醫師

開診時間:每週二下午

擅 長:善於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骨傷科病損,尤以運用中醫魏氏傷科特色技術診治脊柱(頸腰椎)四肢關節急慢性病損、免疫風溼關節病及骨質疏鬆症等疾患見長。

傅文彧 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週二全天、週六全天

擅 長:手法治療頸腰椎病、損傷後遺症、風溼性關節病。

胡勁松 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週一全天、週三上午

擅 長:擅長頸肩腿痛、風溼性關節炎、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的診治。

王毓興 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週四全天

擅 長:頸肩、腰腿痛、軟組織損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普通門診

門診時間:週一 - 週六全天

(供稿:傷科 王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