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是以唯物史观、人物精神宣示和观众情感调控三者为创作根本,将展示内容、革命历史情怀与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相结合,升华主题精神,重点体现刘少奇“一者三家”、工人运动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共和国主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全力打造国内一流陈列展览。为了更好地方便观众体验陈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还设计制作了虚拟展厅——“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展览的互联网在线展示平台。

▲序厅:《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汉白玉站像与湖湘文化浅浮雕背景墙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全国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自1982年重新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6000多万人次,2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馆参观。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连续九年评为中国十大红色经典景区;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

2018年11月24日,是一代伟人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将基本陈列重新陈列布展,作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点项目。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筹备,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基本陈列——“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陈列,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向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魅力。新陈列开展后,各级领导充分认可,专家学者赞许有加,社会公众好评如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刘少奇同志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光辉榜样”“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光辉榜样”“敢于担当、勇于创造的光辉榜样”“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光辉榜样”“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光辉榜样”。“五个光辉榜样”既是对刘少奇同志丰功伟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伟大人格精神的准确阐释。“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陈列正是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叙事、新颖的设计、创新的手段,对“五个光辉榜样”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是深入了解刘少奇同志生平思想、光辉业绩和深刻理解他的崇高精神风范的精品力作。

▲大型艺术装置“刘少奇标准像”

内容设计主题鲜明

生平业绩重点突出

主题定位准确,彰显伟人风采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基本陈列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定名为“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陈列围绕“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这一主题,用“走上革命道路”“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参与创立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人民爱戴的共和国主席”九个部分,展现刘少奇同志在救国救民、强国富民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和卓著贡献,展示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勤于学习、知行合一;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伟大人格精神。

▲“决策”

聚焦生平亮点,突出主要业绩

陈展内容吸收了近十年来学术界关于刘少奇思想生平的重要研究成果,以科学、翔实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评价刘少奇光辉和伟大的一生,准确、生动地展示他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内容设计以人物生平为主线,并辅以专题,利用当代先进的展示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大胆创新,着重展示刘少奇生平中的闪光点,各部分强调刘少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业绩重点和生平亮点,注重体现历史地位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时辅以党建专题,着重体现了他为党的建设所作出的卓著功勋。

▲“重建新四军军部”

精选文物展品,强化重点内容

陈列共展出290多件文物、实物、资料,设置120组墙面展柜、6组大型通柜,展览图片420张。展厅配备了新一代文物温、湿度环境监测、控制产品,配备了中央空调、闭路电视监控、火警报警系统和虫菌害监控设备,文物展柜全部采用专门定制的恒温恒湿密封柜,达到了珍贵文物展示标准。

陈列内容设计始终把握两条原则:一是重视文物,淡化体系;二是精选文物展品,进行科学组合。在陈列中充分发挥文物作用,用文物说话,用文物展品反映刘少奇生平业绩的闪光特色。为了达到“强化主题”“突出文物”的目的。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各部分(专题)有意识地打造一二个重点、热点。有的地方采用了组合陈列法,通过文物、图片组合,辅以复原景观、模型、多媒体、电动图表、艺术作品等,强化陈列中的重点内容。展版内容与展柜文物有机结合,突出了重点,使观众直观感受和了解要展示的内容,实现陈列设计目的。

▲党建“三论”书籍造型

文字说明精炼,展标立意深远

陈列说明文字为中英文对照,部组标题承上启下,注重逻辑关系,部分、单元、组合说明解说历史背景、人物特色和历史贡献;图版、展品说明力求精炼、准确、生动传达人物相关历史信息。

通过有效运用精当的文物资料、先进的陈列手段、新颖的表现方法,陈展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集体领导和个人奋斗的相互作用,使陈列既具思想内涵,又有视觉效果,更富文化价值,成为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进行党性与公仆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陈列精品。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形式设计新颖大气

氛围营造升华主题

大胆创新艺术设计,陈列真实感人

形式设计一是利用国际先进设计手段大胆创新,以全景式的画面冲击、大规模的场景设计,结合高科技的展示手段,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领袖人物纪念馆;二是以唯物史观、人物精神宣示和观众情感调控三者为创作根本,将展示内容、革命历史情怀与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相结合,升华主题精神,重点体现刘少奇“一者三家”、工人运动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共和国主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全力打造国内一流陈列展览。

▲通过艺术形式有效诠释历史信息

在艺术设计中,第一到第七部分讲述刘少奇同志生平,以点带面,打造苏联求学、安源罢工、重建新四军军部、抢占东北、主持全国土地改革、“进京赶考”、西苑机场阅兵、“走在乡间小路上”等重点场景,再现少奇波澜壮阔的一生;第八部分为刘少奇的党建理论,以文物组合展示为主体,突出少奇对党建的探索与成就;第九部分颂扬主席精神,通过丰富的图文与文物组合展示,配合场景、艺术品、多媒体,展现主席崇高的精神和人格。艺术设计力求准确,深刻理解展览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艺术设计和创新科技手段,结合文物组合、图片、图表展示,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邀请专业团队进行灯光设计,营造氛围、突出重点。版面与空间的呼应,简约空间形态,相应的色彩配合,实现艺术与内容版式融合。

科学布局空间规划,注重参观体验

陈列展陈面积2700平方米,展览空间高度5.4米,展线长497米。在展览空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展线进行合理布局,将篇章和单元进行有序排列,生平与专题交错结合,突破了展厅面积狭小的局限性,使展览空间得到充分扩张,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空间潜力,压缩性地放大和延伸展览内容,使设计内容得到充分展示。

▲科学布局空间规划,有效挖掘空间潜力

陈列空间设计时将展线安排、平面布局和展厅面积合理分配,做到布局得当、分割有致;合理安排观众参观路线,做到展线流畅,避免回流交叉。采用通透式的展览方式,实现各展区之间、展区与内部庭院景观之间、展区与公共区域之间默契衔接,真正将建筑空间的优势与展览内容的重点呈现在观众面前,形成独一无二的专属化展览。基于建筑空间已将展厅划分四个展区,序厅为单独展区,第一到第三部分为第一展区,第四到第六部分为第二展区,第七到第九部分为第三展区。四大展区布局得当、分割有致,形成完整流畅、重点突出的参观流线。展项、展品以观众的平均阅读一米五视线高度为基准线,强调参观视觉的感官舒适度。展区之间设有独立的互动、休息区域,提供人性化的休息娱乐服务。

精心设计辅助展品,打造视觉焦点

陈列对辅助展品进行精心设计,采用雕塑、场景、多媒体、油画、沙盘模型等多元化表现形式相结合,有机地将展示内容与独到的艺术内涵完美融合,从而将展示主题凝练、升华。利用场景化设计,配合高科技手段,增强互动体验,排行视觉焦点。陈列中共展出油画8幅、视频12个、触摸屏5组、通电玻璃1组、电子地图7幅、壁式沙盘2幅、缩微模型2处、人物组雕6组、浅浮雕2幅、互动平台4处、素描2幅、场景复原5处,设置文创产品展示厅1个,促进了博物馆文化的拓展和延伸。

在陈列形式设计中重点排行了序厅与尾厅两尊汉白玉雕塑,雕塑由著名雕塑大师雷宜锌设计制作。序厅设计制作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刘少奇汉白玉站像。在湖湘文化浅浮雕墙背景的映衬下,身着中山装的刘少奇向观众阔步走来,高大、亲切、和蔼的共产党人形象让人肃然起敬。尾厅设计制作了一尊《人民心中的丰碑》——刘少奇汉白玉坐像,慈祥、庄重、沉思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端坐在太湖石上,在蓝天、白云、波光粼粼的山水背景映衬下,炯炯有神的双眸凝视远方,满怀对中国梦的憧憬与期待,让人过目难忘。这两尊雕塑堪称人物雕塑中的精品佳作,陈列开展以来,成为令观众流连忘返的视觉焦点。

▲尾厅:《人民心中的丰碑》刘少奇汉白玉坐像

融合历史、文物与现代艺术手段,精心设计了“安源罢工”“重建新四军军部”“决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大主场景。“安源罢工”采用历史场景复原与剧场式多媒体形式结合,完美再现刘少奇初次领导工人运动时英勇无畏、沉着机智的革命精神。“重建新四军军部”以盐城泰山庙为设计蓝本,采用浅浮雕与部分旧建筑还原形式,配合多媒体影音再现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临危受命、领导重建新四军军部。“决策”复原延安窑洞,配合五大领导硅胶人群像及艺术电报墙与多媒体影音设备,尽显刘少奇指挥抢占东北,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决策魄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采用沉浸式人物群雕场景设计,穿越60年代陷入经济困境的中国农村,跟随刘少奇体验在湖南农村调查的44天。

统一协调环境设计,营造整体氛围

陈列的形式设计中秉承尊重历史、突出主题、融合环境的原则,实现环境、氛围与展陈元素的协调统一,展现形神兼备、精彩纷呈的展陈空间。一是融合建筑风格,实现情境合一,用文化元素还原史实。在装饰设计中还注重融合了庭院建筑设计风格,在延续园林气韵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采用开窗借景的表现手法,利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居建筑设计样式,用园林景观表现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与精神风范,将展厅与外走廊和庭院园林景观顺势连接,使展厅与庭院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二是体现时代观感,在展墙材质选用上,适当运用定制玻璃和声光构件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观感风格,为展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三是突出张力造型,在展墙造型上,运用整体版块的张力,构造出空间的力量感;四是形式设计中还突出体现了地域元素、历史符号和革命元素,设计中利用工人运动、北方局、中原局、华中局、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等历史文化元素,增强陈列的文化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

▲展厅

服务理念公众至上

打造观众满意精品

运用多种平台,加强宣传推广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围绕“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这一中心任务和“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陈列开展活动,制定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陈列宣传活动方案。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专题报道、导览与讲座直播、海报与视频广告、手机摄影大赛等多种方式,打造了一场展示纪念馆基本陈列的“宣传战”。同时,通过主流大众媒体的新闻全面报道、专题重点报道、深度系列报道,新媒体和社会宣传、推广活动的联动,达到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持续热点,使展览宣传成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和展现刘少奇同志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的“爆点”。开展前后吸引了2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次,发布微博、微信新媒体原创报道50余篇次,百度搜索量达10万余条。

增加互动空间,注重寓教于乐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设置了人性化、科技化和智慧化的参观服务和配套教育项目,将现代智慧博物馆新技术与新理念融入。在展厅内设计多处趣味互动空间,如少年刘少奇的故事动画互动、刘少奇主持全国土地会议模型互动、刘少奇参与创立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组合互动平台、刘少奇“三论”书稿电子翻书装置、休息区刘少奇生平故事与知识答题互动平台等。同时还引进最新智慧导览系统与手机二维码互动,实现展品的语音导览、三维展示。观众智能化服务及纪念馆后台一体化管理,让观者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在轻松互动的同时全面了解和感悟刘少奇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的卓著功勋及崇高的精神品格。

▲互动空间:增强游客的知识参与感

为了更好地方便观众体验陈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还设计制作了虚拟展厅——“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展览的互联网在线展示平台。虚拟展厅设计美观、大方,系统自带VR(虚拟现实)功能, 平台的展厅页面设置有多个热点,对展厅高精度还原与全方位、多平台(网站、微信、APP)展示,满足了观众在任意时刻“身临其境,畅游无限”的需要,是一次“互联网+教育”的完美尝试。

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已成为拓展和延伸博物馆服务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提取“主席风采”、景区风光及馆藏文物等元素,开发了包括主席肖像、瓷器、文化出版物、工艺品等4大系列,共计 7个品种的文创产品。其中以主席肖像系列和文化出版物最为畅销。基本陈列提质修缮以后,文创产品销售超过28000余件,总营业额达165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一切方便观众

在展厅服务设施的完善上,坚持用公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展厅提质修缮,千方百计满足公众参观的需求,高标准配备了消防和安防设施,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完善了展厅巡查、检查、维修、维护、安全保卫制度和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为景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组织堡垒和后盾力量。特别是在建筑上平衡了展厅与展厅之间的地面落差,疏通入口、畅通出口,全程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特殊人群顺利参观展览。辅助出入口与休息区设置方面,在展馆中部增设两处辅助出入口与休息区,便于观众中途出入,有效实现建筑空间与参观流线的默契衔接,打造符合人性化要求的现代纪念馆。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推行“一切为了观众、一切方便观众”的服务理念。免费提供多语种人工定时讲解及微信语音导览讲解。创新推出小讲台、德育课堂、专家讲座、特色党课、现场教学、小小志愿者、一站到底等特色教育活动延伸展览内涵。中、英、韩语标识引导系统专业清晰,饮用水、医药箱、母婴室人性化服务齐全。以观众留言、观众调查倾听观众意见,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观众满意率98%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