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藥生物行業12只個股,被20只險資持有,共計持股5億股,持有總市值182億元。交通運輸行業8只個股,被11只險資持有,共計持股1億股,持有總市值27億元。

  作者:李沐之

  截至4月9日,目前已經披露2019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2400家上市公司中,剔除保險集團自身控股銀行、保險等公司之外(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和中國平安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險資出現在90家上市公司中股東名單中,共計持股數量爲277億股,持倉市值達接2718億元。

  哪些行業是被險資偏愛?險資的投資偏好是什麼?

  第一名:醫藥生物

  醫藥生物行業12只個股,被20只險資持有,共計持股5億股,持有總市值182億元。

  其中,同仁堂被險資持股數量最多,大家人壽保險和安邦人壽保險共計持有其2億股,總市值達到58億元。

  2019年醫藥生物板塊(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37%。

  第二名:電子

  電子行業9只個股,被13只險資持有,共計持股1億股,持有總市值22億元。

  其中工業富聯被險資持股數量最多,新華人壽和中國人壽共計持有其5229萬股,總市值達到9.5億元。

  2019年電子板塊(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74%。

  第三名:交通運輸、銀行

  交通運輸行業8只個股,被11只險資持有,共計持股1億股,持有總市值27億元。

  其中粵高速A被險資持股最多,中國人壽共計持有其6608萬股,總市值達到5.5億元。

  2019年交通運輸板塊(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19%。

  銀行業8只個股,被20只險資持有,共計持有233億股,持有市值2056億元。

  其中民生銀行被險資持股最多,大家人壽、安邦人壽和華夏人壽共計持有其87億股,總市值達到551億元。

  2019年銀行板塊(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20%。

  表1::險資持有個股的行業排行(降序) 來源:2019年報

  在監管層鼓勵入市背景下,險資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從持股數量變化來看,90只被險資的個股中,接近60%的個股與上期(2019年三季報)相比,繼續被增持或不變

  中信建投研報稱,保險資金作爲僅次於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其權益投資將爲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於提振股市表現。

  表2::險資增持個股排行(降序) 來源:2019年報

  3月底,國新辦就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曾表示,將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允許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的、資產匹配度較好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突破30%上限。

  此外,周亮強調:“資本市場的發展重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二是要有衆多的、健康的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現在已經成爲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二大長期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資金的運用餘額已經達到了18.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基金的規模達到2萬億元左右,佔到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0.8%。”

  長期以來,與港股、美股等境外資本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散戶投資者佔比過高的問題一直飽受爭議。而保險資金作爲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在其他資本市場中通常扮演着重要機構投資者的角色,對穩定市場有重要作用。

  監管層此時鼓勵理財資金和險資等重要機構投資者增加價值投資,一方面能在市場面臨外圍市場恐慌時發揮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理財資金和險資在合規的情況下做價值投資,買入業績優良的優質資產進行配置,未來資產也能保值增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