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周,出版圈出了一次“週一見”事件,當然了,不是娛樂圈那樣曝出驚天八卦,而是這樣一個消息——TFBOYS出書了。

看着這本《2023非虛構成長》的宣傳材料,我們不禁各種感慨,有人猜“這銷量得好幾百萬吧!”,有人看着海報上已經長大的三小隻,直呼“差點沒認出來”……

我們順勢說起偶像這件事,大家紛紛表示自己不追星,但是時間再往前倒,誰都有過瘋狂的時候:同事A小時候攢零用錢買SHE和周杰倫的光盤;同事B曾經迷之狂戀劉謙和黃曉明,見着誰都掏出他倆照片說多帥多帥;同事C分享了最悲壯的追星記憶——去新華書店《快樂星球》籤售會,結果自行車丟了,氣得老爸撕了書,直接從8樓扔下去……

我自己呢,則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瘋狂給周筆暢拉票,和李宇春的粉絲勢不兩立,猶記得決賽當晚一直拿家裏電話給周筆暢投票,她沒得冠軍我哭得特別傷心。

那個夏天可能有很多人的追星初體驗。

如今的李宇春已經是新的音樂偶像節目的導師,如今的粉絲也遠比當年厲害。真金白銀pick愛豆不在話下,包車包遊輪包最繁華地段的廣告位,甚至可以爲偶像包下衛星。粉絲,繼“我國網友”之後,成爲我心目中最無所不能的神奇羣體。

當粉絲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飯圈有什麼不爲人知的事?我找朋友們聊了聊。

“署名就寫易烊妻子吧哈哈哈哈哈”

@易烊妻子

佛系喜愛四字弟弟的快樂女孩。

2015年,我舍友喜歡王俊凱,天天安利。我就說你都是阿姨了,還在這看小屁孩。結果我跟着看了一下……哇!易烊千璽好可愛哦。

喜歡四字弟弟,因爲他的性格和才華吧。他很沉穩,有想法也不浮誇,算是清流了。

追星女孩真的很拼!修圖的、剪視頻的、策劃應援的,真的是服!我可能就比較佛,追星的話主要就是圖開心吧。

我有時是女友粉有時是媽媽粉。他高考之前我就很操心啊,我想這孩子高中就沒上過,得考幾分啊,全國都看着,別搞得很丟人。但是這孩子穩得很,竟然考了個第一,我就很開心~

“給愛豆花錢就像遊戲充值,

千萬不能當TA是愛人”

@嚶嚶怪

6年男飯,喜歡許多個小姐姐。

少女時代權侑莉,這個姐姐是我的初心,然後我很快從只粉她一個人的唯粉,變成喜歡整個組合的糰粉。一開始我就是顏控,後來會看重愛豆能力,唱跳演綜藝感之類的。

我現在偶像很多啊,粉圈有句話,白嫖爬牆最快,說的就是我——哦給你解釋下,“白嫖”就是口頭說喜歡但也不掏錢支持偶像的,“爬牆”是自己有本命的偶像,還會爬到另外的偶像的牆頭去粉他們。

其實我追星也會花錢,101我還給賴美雲投票的。但對我來說,花這種錢就像給遊戲充值。不論追什麼星,都不能出於“TA是我的愛人”這種想法去花錢,到了那一步就說明你陷得太深了。

“虛假的消費社會里,偶像經濟是假中假”

@Boy Next Door♂

反感追星,非常反感追星。

暴露在公衆視野中的偶像,舉手投足都經過精心設計,他們按照粉絲、資本與大數據的期待“努力”,成爲被精心打扮的玩偶;粉絲就可以在偶像施捨一般的“互動”下瞬間高潮,甘心掏空本就不鼓的錢包。

虛假的消費社會由資本建構了所有人的口味,偶像經濟則是最爲囂張的假中假。許多人凡事愛講“真實”,可是到了偶像這裏,立場便統統失效,甘願戴上度數最高的有色眼鏡。

放任自己的不努力,無視自己的困境,卻把一切完美的想象與自我期待投射到偶像身上,呵呵,這樣不僅懦弱,還挺變態的。

“我當站姐時撕過的逼,能寫一本書了”

@Molly

追星15年,影視從業者,曾是站姐。

(站姐:爲偶像成立的網絡平臺的負責人員)

我是從追韓團出來的,韓國粉絲經濟比我們發達,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也會更成熟,雙方都非常明確這是“你營業,我消費”的關係。

我們會整箱整箱買CD,並且知道偶像得到的分成不多,但我們需要給他創造流量,讓廣告主看到,這樣偶像可以拿到廣告代言,得到代言費。然後,我們會買他代言的東西,一般韓星代言女性護膚品很多嘛,我們要讓廣告主看到切實的轉化率的。現在這一套操作也逐漸傳到咱們國內了。

不過國內現在很多追星的妹妹……就很可怕。那種女友粉,你知道嗎?追星追得跟陷入愛情一樣,愛豆稍微有一點不合她心意,就能轉黑粉,反過來微博上罵,戲也太足了。

我當站姐,好處就是和我偶像經紀人混挺熟,他的行程什麼的我都第一時間知道,我也和幾個站姐變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但是我也撕過不少逼,心很累。我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小學雞!一幫沒有消費實力還道德綁架我的低齡粉絲,成天白拿我站子裏的前線高清圖,還絲毫不領情。

兩年前我要出國,準備閉站,一羣小學雞來質問我:你爲什麼要閉站?你怎麼能不拍了?你難道不要守護他了嗎?我當時就【嗶——】

飯圈這個現象很常見。我認識一個白富美站姐,真的有錢。她在自由女神像上給偶像拉過條幅,買來偶像代言化妝品太多,直接當街免費送,不僅她偶像跟她很熟,連偶像的爸媽都認識她。後來她要繼承家業宣佈閉站,偶像的爸爸還祝她前程似錦,但是好多粉絲出來罵她,哎,人性。

我從小追星,也因爲追星才進入現在的行業。可能因爲我心比天高吧,我腦子裏其實沒有偶像這個概念,我覺得他們就是活生生的人啊,爲什麼不可以認識他們,和他們做朋友?爲什麼他們就遙不可及?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站在他面前,介紹自己是誰的時候,要堂堂正正、底氣十足。唯一的方式,就是成爲一個很強大的人,在這個行業裏立足,甚至比我偶像在這個行業裏更有話語權。哈哈,我真的從小就是這想法,也因爲這個進入影視業,所以儘管現在會看到一些業內比較陰暗、比較殘酷的東西,但總歸覺得幸運,也不會後悔追星吧。

哦我跟你說,那個XX,真想告訴妹妹們就不要追了!XXX太假了,只有媒體來拍的時候裝得跟粉絲特好,明明平常完全不理人!還有那XX,也太拿自己當腕兒了!(略去一萬字爆料+吐槽……)

“不是所有人都要把錢花在

大多數人覺得有意義的地方”

@萬千

不追星,曾寫過一篇關於追星的文章,引起爭議。

我採訪過一個韓飯,偶像是宋閔浩,她自己一個人給他做了站子,每週末還會飛到韓國去和偶像見面。當時對她的事挺好奇的,就有了這篇文章。

我很喜歡她追星的態度。我一開始問她:有些粉絲會把愛豆說成是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兒子”,那你怎麼稱呼宋閔浩?她說她就叫豆豆,或者叫他的英文名。在很多外人看來,追星的情緒是很狂熱的,但是我覺得在她這樣的追星族身上,你是能感受到一些“複雜”的人類情感的。她們付出感情,不是爲了得到什麼,又或者,她們從別人看來什麼都得不到的狀態裏,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就足夠了。

我這篇文章寫出來,被一些大平臺轉發之後,其實遭來了很多罵聲,大部分都是圍繞“燒錢”來噴的。我覺得追星族無可厚非,不是所有人都要把自己的錢,花在大部分人認爲有意義的地方啊。

當然,也要記住她是個例。她有某些優勢,比如家境,給了她一些能夠去追求不同於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的“掩護”,或者說“自由”。

我和她也蠻久沒聯繫了,也不知道她的站子最近怎麼樣了。

互動話題

關於追星,你怎麼看?

你的偶像是誰?

你爲追星做過什麼事?

編輯 = 冷酸靈女士

圖片來源 = GIPHY

投稿/合作  [email protected]

本週六

北京798機遇空間

來未讀夏日Reading Park

做方圓十里最酷的書系青年!

點這裏查看詳情

活動免費,掃碼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