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赞丨红河州的十个世居民族,有关他们的服饰,你了解多少

公告:各位听友,按照要求,蒙自、开远两地及周边地区收听红河电台交通广播的频率已由FM99.7改为FM87.5,听友们可别忘了重新调频哟

8月1日至3日,全省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大赛惊艳了楚雄,也惊艳了云南。那些穿着靓丽民族服饰的模特,行走在舞台,更行走在民族文化绚丽的云端。那些诉说着民族故事的刺绣,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更是绣娘们指尖绽放的花朵。

传统的民族服装加上创意的时尚设计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传统和现代、经典与创新同时在一件件服装上呈现出来,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来自红河州代表队的风采吧!

(素材、图源:云南网)

此次大赛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更有许多人透过比赛从民族服饰思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确,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中,现代化的潮流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极大冲击,我们不能阻挡潮流,但能在生活中尽量不忘旧传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民族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图源:红河州博物馆)

红河州是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在红河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拉祜族、布依族和汉族十个民族。少数民族占红河州总人口数的52.7%,其服饰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看看民族服饰的冰山一角吧。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一般男女上衣右开襟,紧身,袖口、领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身披羊毛织成的斗蓬“擦尔瓦”,颜色多为黑色或羊毛本色。下装男女有所不同,男子又有三种不同大小的裤脚,最大的达到2米,最小的仅能包住脚颈。女子下装为“其长曳地”的百褶裙,是由几种不颜色的布料连接起来的,缝合处粘贴花边,绚丽多姿。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银饰品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傣族服饰充分体现其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女饰追求轻盈、秀丽,服装的色彩极为出色。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

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

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服饰自古以来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遮蔽身体的工具,它更多的代表了人们对自身文化和环境的理解和创造,并把这些思想展现在了服装上。同样地,民族服饰代表的不只是服装的意义,背后更折射出瑰丽璀璨又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更是我们对家乡的记忆中那抹永不褪色的美丽。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收费站即将取消,云南人以后出行是这样的……

旅游季嗨玩建水!古城小火车滴滴专列有惊喜

《红河热线》红河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谭楷  杨琪(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