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记者通过“炒鞋”者引荐加入了多个“福利群”,群里不时有任务,操作模式类似“淘宝刷单”,管理员在群里派发任务,群里的人按要求在三方平台进行虚假交易和打分,任务完成给予一定的报酬。“炒鞋”平台Nice 9月26日发布的《对部分用户违规买卖处理办法公告》中也透露了炒作“套路”:建立小号、自卖自买,恶意刷单数次后取消,制造虚假火热气氛。

今年7月,成都球鞋 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被曝欠款一千万“跑路”,后被派出所拘留。近日,消失三个多月的刘饼干取保候审露面,表示要用做潮流服装的形式还款,再度在鞋圈引起轩然大波。

90后鞋商炒鞋欠款千万,疯狂“炒鞋”背后是一场“韭菜”收割游戏

被拘留一个月后,近日,刘饼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炒鞋失败的原因。刘饼干首先解释了一下球鞋价格暴涨的原因,鞋贩子与鞋贩子之间有很多微信群,一旦他们有相同意向投资购入某款球鞋,他们就会整合资金扫光存货,让这款球鞋的价格一夜暴涨。

刘饼干还举了一种有1000万本金的操作例子,假如自己有1000万元,可以控制某一款球鞋的价格,比如一款球鞋售价2000元,那么投入资金扫光存货,抬价至3000元出售,周而复始,当价格抬到9000元的时候,许多鞋贩子就会发现这款球鞋的利润很大,也会纷纷买入这款球鞋,这时自己就可以将囤积的球鞋抛售,转手赚取巨额利润。

至于自己为何失败,刘饼干解释说,他先预收下家或球鞋爱好者的球鞋款一千万元,然后他将这些钱交给自己的上家等待发货,不过因为在交付货款到发货之间,这些球鞋因为涨价价值飙升至2000万元,随后上家因为鞋价暴涨不愿意发货,因此面临危机。

现在刘饼干自曝背负债款高达千万元,他表示这笔钱对他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不过目前他已经重振旗鼓,创立了自己的潮牌品牌,意图通过赚钱还债。

如今刘饼干后悔莫及:“我想对所有鞋友尤其是年轻鞋友说的话是,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拿自己的青春去赌博。”

疯狂“炒鞋”背后是一场“韭菜”收割游戏

“炒鞋赚首付”、“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币圈大佬卖币炒鞋”、“20岁华裔小年轻靠炒鞋年入百万”……“炒鞋”似乎成了发财致富的新路径。

有记者通过“炒鞋”者引荐加入了多个“福利群”,群里不时有任务,操作模式类似“淘宝刷单”,管理员在群里派发任务,群里的人按要求在三方平台进行虚假交易和打分,任务完成给予一定的报酬。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有“炒鞋”者在三方平台注册多个账号自买自卖,或者通过控制的多个账号互刷销量和好评。

“炒鞋”平台Nice 9月26日发布的《对部分用户违规买卖处理办法公告》中也透露了炒作“套路”:建立小号、自卖自买,恶意刷单数次后取消,制造虚假火热气氛;持续锁单;恶意哄抬价格,薅满减折扣等。

对于55交易所的模式,有币圈资深玩家王凯(化名)对记者表示,其实就是“玩币”,王凯判断,“有可能是‘庄家盘’(‘韭菜盘’),‘炒鞋割韭菜’的套路和炒虚拟币的套路差不多,潮鞋并不是‘硬通货’,价值取决于厂商,并没有多少溢价和保值空间,而且交易所可以操盘,前期通过拉盘吸引玩家,等一定数量的玩家入场就开始‘割韭菜’。”

90后鞋商炒鞋欠款千万,疯狂“炒鞋”背后是一场“韭菜”收割游戏

如今的鞋市,其实更多的鞋子是在不同的鞋贩里买来卖去。只有一小部分才是真正的流入到需要将鞋子买来穿的人手中。这种交易和炒作的方式,已经让正常的鞋圈文化,完全的变了味道。本来就是穿在脚上的鞋子,居然被一部分使用商业手段来进行炒作。实际上的炒鞋,就是一个接盘和崩盘的游戏,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咱们总会看到这么一句“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炒鞋”的话,甚至还有什么炒鞋年收入达到百万的新闻。听到这种话语,大多数人都开始加入进来,可是你想过没有,一双普普通通的鞋子居然价格疯涨,这其中就有些不可理喻了。一旦踏入了危险的境地,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变得像这位90后鞋商一样,年纪轻轻却欠款千万,目前这位90后刘某三个月或将取保候审。那么对于炒鞋,您又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