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省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針對小微企業客戶近期反映的短期資金需求迫切、延後還款需求突出,續貸、增貸需求強烈,經營成本壓力劇增等問題,廣東銀保監局有針對性地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對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只增不減、對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只降不增、對小微企業還款方式只寬不嚴、拓寬保險賠付範圍等,加大對小微企業解危紓困的力度。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採取信貸重組、貸款展期、無還本續貸、免收罰息等措施,廣東銀保監局及廣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監管機構則指導轄區內金融機構全力支持恢復生產經營,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疫後復工復產調查④丨廣東:金融爲復工復產送上“急救包”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公衆號

疫後復工復產調查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姜業慶  張李源清

金融紓困企業是復工復產的關鍵環節,一場不見硝煙的金融戰疫正在廣東上演。 

提供中小企業金融“急救包”

“中小企業是此次疫情中金融業重點支持的羣體。”廣東省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針對小微企業客戶近期反映的短期資金需求迫切、延後還款需求突出,續貸、增貸需求強烈,經營成本壓力劇增等問題,廣東銀保監局有針對性地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對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只增不減、對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只降不增、對小微企業還款方式只寬不嚴、拓寬保險賠付範圍等,加大對小微企業解危紓困的力度。

珠海市廣緣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中藥製劑及相關醫療器械的企業,疫情暴發後,珠海本地對中成藥、消毒液及其他醫療物資設備需求急劇上升,企業急需週轉資金購進原材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珠海市分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由該分行副行長何小娃第一時間牽頭小企業金融部成立項目小組,實地到企業現場走訪調研。瞭解企業融資需求後,該行前中後臺緊密配合,啓動綠色審批通道,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審批授信400萬元,給企業送來了“及時雨”,與企業共戰疫。

記者瞭解到,“急救包”除了及時,還有優惠和寬限政策,目的在於緩解企業還款壓力以及減費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格力集團上游企業武漢興力塑膠有限公司因疫情影響,面臨停工減產的危險,格力財務公司將其存量貸款利率下調100個基點,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廣發銀行廣州分行了解到研製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的企業廣東華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急於購買材料製作試劑盒,有較爲迫切的融資需求,爲企業量身定做短平快的專項融資方案,利率比普通信用貸款低3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不僅可以得到優惠貸款,還款日期也可得到寬限。記者從廣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瞭解到,疫情期間,由於廣東省一些行政村採取暫時限制外來人員進出、禁止活禽活畜運輸等防控措施,部分養殖農戶飼料運輸、生豬外運均存在較大困難,梅州客商銀行逐家逐戶瞭解在貸600餘戶養殖農戶的生產經營情況後,允許部分困難農戶推遲還款,按照養殖戶的實際結算日期確定具體還款日期。

專項信貸紓困跑出加速度

受疫情影響,廣東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反映資金鍊緊張或存在斷裂風險,主要是部分中小企業斷了收入,而場地租金、員工工資等經營性支出仍須正常支付,收入較難覆蓋成本,資金鍊緊張。與此同時,部分防疫抗疫用品生產及流通企業,由於疫情需要訂單激增,資金也會出現缺口。

記者從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瞭解到,廣州紫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在線式紅外熱像測溫儀,是廣州市疫情防控重要戰略物資,這是一款能在人流密集地區大範圍、快速篩查體溫的“神器”,被多家企業爭相訂購,企業急需擴大產能。但企業一時沒有流動資金支持,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獲知情況後,短短兩天時間,就爲其普惠貸款1000萬元用於生產抗疫物資。隨後,該公司實現產能翻番。

據悉,廣東銀保監局指導轄區內銀行、保險機構立足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爲其提供專項額度支持,並下沉服務重心,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切實緩解相關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東省分行篩選出118傢俱有一定生產規模和社會效益的疫情防控產品生產企業,形成擬支持企業臺賬,要求各級分支機構主動對接,瞭解企業生產和資金需求情況,目前已合計授信5.93億元,發放貸款3.55億元。

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採取信貸重組、貸款展期、無還本續貸、免收罰息等措施,廣東銀保監局及廣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監管機構則指導轄區內金融機構全力支持恢復生產經營,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如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復工貸”全線產品,包括用工貸、稅易通、e抵快貸、小企業固定資產購建貸等線上線下產品,基本能夠滿足各行各業、各類型小微企業的快速融資需求。

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廣東轄內銀行機構累計爲疫情防控重點領域和受影響較大行業發放貸款263.3億元。

普惠金融仍須夯實最後“一公里”

雖然一些中小企業在復工復產中得到金融機構的扶持,但仍有極少數有需求、有資質的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影響到企業正常運轉。

廣州市網能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主研發生產銷售3D打印機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研發和製造各種3D打印設備。該公司負責人鄧以翔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原材料價格30%-50%波動,導致上游供應商無法按時供貨,也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隨着復工復產,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資金週轉困難,有些企業找中行工行進行融資並獲得一定信貸額度。”但鄧以翔告訴記者,“他所聯繫的銀行除了這兩家銀行外,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信貸力度則不夠,都把自身風險放在首位。”

鄧以翔建議,希望政府要把金融改革放在首要位置,並執行到位,設立專業權威機構爲知識產權估值,並對高科技企業進行增信,適當下調稅額;銀行可以嘗試把專利質押等同於房產質押,大幅降低貸款利率;希望金融機構能做好融資租賃業務,協助企業把生產設備運作起來,保證現金流穩定,從而使真正有市場、有需求的小微企業得到貨真價實的普惠金融服務。

廣東樂陶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陶文平告訴記者,希望政府能夠協調銀行、金融機構,提供一定額度的低息或無息信用貸款,幫助更多企業渡難關。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疫情前期,銀行業爲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普遍讓利降費;在銀行盈利增長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國家還可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進一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提升服務的能動性和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應該幫助中小銀行拓寬負債渠道,豐富負債來源,並允許採取更有彈性的利率浮動空間。“應進一步改革完善LPR相關機制,深化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應抓緊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推動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逐步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