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启动建设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

北京市扶贫援合办供图 图为小汤山医院的项目样板间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武玉姗)记者11月5日从北京市扶贫援合办获悉,北京将建设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同时在西藏拉萨、青海玉树建设分中心,以对赴高原地区的人群进行行前隐患排查和低压低氧适应性训练、在高原期间持续跟进适应性训练、回京后再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健康保障。据悉,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我国首家针对高原人群的耐低氧适应能力研究康复中心。

由于高原地区特殊的低压低氧环境,高原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因为高原的影响导致呼吸、心血管和脑血管等类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肺水肿、心脑血管病等急性高原疾病频发也成为阻碍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展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项目建设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采取“1+1+2”的模式推进,即北京市扶贫援合办牵头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整合卫生计生委、财政局、医管局等相关部门力量,形成一套高效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由宣武医院牵头,整合北京市各大市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汇聚国内顶尖高原医学专家及医疗康复专家组成专家组,形成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在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同步在海拔3700米左右的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和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建设两个分中心,为项目运行提供前方保障和功能延伸。

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项目由宣武分部、小汤山分部和两个分中心构成一个整体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在宣武医院建设北京高原适应研究中心,开展高原适应临床研究转化工作;在小汤山医院建设北京高原适应康复中心,开展高原适应临床康复医疗工作;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和玉树州人民医院建设两个前方分中心。研究中心主要是利用现有场地,配备高低氧训练仪、心脏超声诊断仪等设备;康复中心主要是对小汤山医院原药膳博物馆900多平方米建筑及小汤山医院大库房700多平方米建筑进行装修改造,配备必要的监测、检测和治疗设备;两个前方分中心主要通过缺血适应训练设备和高低氧适应训练设备对干部人才进行高原适应训练。项目将通过缺血适应训练设备和高低氧适应训练设备对干部人才进行高原适应训练。对援建人员开展精确体检查体以及心脑储备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高原适应训练方案,并依托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提供闭环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据了解,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初步组建了专家团队,在小汤山医院设置了样板间,安装了智能化高低氧训练仪、头戴式脑氧检测仪、多参数检测仪、便携式心电图仪等设备。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按照“一个中心、一个团队、多地联动、功能互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模式,宣武医院和小汤山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统一建立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统筹临床服务与科研工作,形成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与拉萨、玉树分中心医疗、科研、信息、设备的一体化运行管理,共建共享合作平台和科研成果,实现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功能互补、数据成果共享。

在此基础上,还将规划二期工程,进一步拓展延伸各种功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集高原医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健康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的现代化高原医学中心。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赵桂金(EK003)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