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就要開始實施全新的《電子商務法》,但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商們表示,他們對中國新電商法的規則和銷售許可證的發放程序仍然一無所知。許多人希望在召開國際進口博覽會之際,中國主席習近平能夠宣佈推遲新法的實施,使他們能夠有時間來根據新法對業務作出合規化調整。

“現在,我們大多數的客戶都在擔心中國政府不會宣佈延長寬限期——不僅是嬰兒配方奶粉,還有補品和化妝品”,上海諮詢公司KnudsenCRC的首席執行官Mette Knudsen說。KnudsenCRC爲有志於開拓中國市場的中國境外公司提供諮詢服務。

“如果在未來兩個月裏,寬限期得不到延長,在中國市場進行跨境銷售的澳大利亞企業將會受到巨大影響”,Mette Knudsen說,“那些未能符合中國新電商法規定的公司將會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大門已經向它們關閉了,除非它們能夠遵守新的、更爲嚴格的監管規定”。

儘管參加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的澳大利亞公司淡化了這種不確定性,但據中國的律師、合規專家以及分析師介紹,現實的情況對來自中國境外的出口商來說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一位消息人士說:“事實上,主要是像往常一樣,沒有人知道中國監管機構會做些什麼”。

中國不透明的監管是出口商面臨的巨大風險。今年中國食品和藥品監管部門重大的人事變動更是加劇了這種混亂。“國外公司很難應對這種狀況,但這就是市場的現實,如果處理得當,就會變成正面影響”,一位在上海向澳大利亞出口商提供建議的商業顧問兼律師Michael Wadley說。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Austrade)在其網站上表示,新法涵蓋了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商務推廣、合同和爭端解決、包裝和廢物管理以及消費者權利等主題。另外,在2019年1月1日後,在中國互聯網上進行銷售的商家必須註冊在線銷售證書,但這一註冊過程的細節尚未公佈。

一位將會受到新法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說,新法可能會導致更嚴格的稅收規定或更嚴格的產品註冊程序。然而,最嚴苛的情況是,商品必須經由在中國政府部門註冊的工廠進行生產。目前,出口商可以通過在中國本地註冊中文商標進行商品銷售,或者通過天貓或代購網絡等在線渠道進行銷售,而無需中文商標。

去年12月,Bellamy's向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了中文商標產品的銷售許可申請,但迄今仍在等待監管部門的回覆。

另外,有人猜測,中國對進口商品的嚴格管制可能將終結海外代購者的銷售網絡。多年來,海外代購極大促進了澳大利亞維生素製造商Blackmores、Swisse以及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Bellamy's和A2乳業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北京的乳品分析師Song Liang對此評論道,新法規將給澳大利亞出口商帶來不確定性,因爲澳大利亞出口商嚴重依賴中國的網絡銷售。

但A2乳業公司首席執行官Jayne Hrdlicka上週在北京表示,新法將會改善中國的食品安全、保護年輕一代消費者,那些能夠遵守中國監管規定的公司只會從中受益。目前,A2已經獲得了中國市場的銷售許可。

“我們無法預見未來,但我們並不擔心”,Jayne Hrdlicka說。

Mette Knudsen則認爲,在跟隨中國監管改革方面,多數澳大利亞公司落後於美國和歐洲的競爭對手。

Mette Knudsen說:“如果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與美國作一個比較,美國公司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事實,即它們需要投資於合規行爲,因爲它們所要面臨的風險非常大。我認爲,澳大利亞公司在這個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澳大利亞公司不願把資源用在中國的合規問題上,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來自監管良好的市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