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对外开放的是纪念馆、别墅的庭院,我们也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走进邬达克隐秘的家,探究一代建筑大师背后的故事。邬达克永远地离开了上海,可他的建筑作品保存至今,向后人述说着昔日上海的繁华。

有人说没有邬达克,上海近代建筑史都会被改写,一点都不夸张。

这位作品和经历都堪称传奇的天才建筑师,一共为上海留下了超60幢经典建筑,有25幢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名录,这在上海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而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纪念馆,是 他在上海最大的私宅,也是上海第一座以建筑师名字命名的纪念馆!

这是一栋始建于1930年的砖木混合结构别墅,由西面的三层主楼、东面的假两层辅楼、贯通两栋楼的连廊组成,作为纪念馆的正是私宅一楼的客厅。

院子里的连廊

在经历约2个月的闭馆后,3月31日,邬达克纪念馆终于重新开放了,现在需要预约才能前往哦

目前对外开放的是纪念馆、别墅的庭院,我们也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走进邬达克隐秘的家,探究一代建筑大师背后的故事。

邬达克纪念馆展出了一批关于邬达克的资料,也处处散发着老洋房本身的精美。

刚踏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邬达克铜像,背后则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国际饭店。

据悉, 国际饭店建成之时,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即便在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上海乃至全国都没有一座摩天大楼超过它。

甚至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选择投身建筑,也是受到了国际饭店设计之美的感召。

陈列柜里则收藏了邬达克曾经用过的钢笔、画好的图纸、建筑作品的照片……

当年的报纸还对邬达克作品——宏恩医院进行了报道,这是邬达克第一个全权负责的工程,也是他拥有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后完成的第一个重要作品。

在之后的5年里,几乎没有哪个上海设计师可以像他一样,作品中涵盖医院、教堂、学校、银行、办公楼以及私人住宅等所有类型的建筑。

墙上的一组照片还原了这栋别墅最初的样子;

珍贵的手稿和图纸,诉说着邬达克的惊世 才华;

陈列馆里还有更多细节值得细品:比如在邬达克的画像底下,可以看到一只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壁炉;

顶部的厚重梁饰也被保存下来,雕刻精美繁复、风格典雅;

这扇通往辅楼的厚实木门,是后人按照原样仿制的, 原来的木门在邬达克离开上海时被带走,后来一直存放在他儿子家中;

纪念馆另一边的 辅楼原来是餐厅、车库等,平时不对外开放。当我们从窗外经过时,只匆匆一瞥被惊艳到了!

餐厅十分宽敞,足以满足邬达克一家的生活所需,用来待客也毫无压力。

餐桌、酒柜等配置全是木质,搭配朝南的飘窗,雅致中透出讲究和贵气。

追究起来,这栋别墅其实是邬达克真正的、亲手设计的新婚之所,也陪伴他开启了辉煌人生。

在此之前,邬达克原本已经在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上生新所处,着手建造婚后新居。后来由于资金周转问题,邬达克未住一日便低价转让了,这才又造了新寓所。

-孙科别墅-

始建:1931年

交通:地铁10号线交通大学站

虽然这套别墅是邬达克的匆忙之作、建房子用的还是其他房子剩余的材料,但经邬达克巧妙设计后,别墅历经时光流转依然气派不凡。

据说因为邬达克的妻子是英德混血,特别钟爱 都铎风格,所以从别墅整体基调到各处细节,都是按照女主人的喜好来的。

高耸的烟囱、哥特式三连列窗、圆拱形大门、折线型凸窗……这些英式乡村元素,成就了别墅优雅又古朴的风格。

底层采用红色清水砖墙,二层以上则是白墙,深色木构架露明,门窗套为粗砺石质,色彩搭配和谐中透着沉稳。

目前的旧居只有别墅和这片带拱门的庭院,很难想象,这里当年可是 占地6000+㎡的花园式住宅!

当年的花园现在已经改造成隔壁学校的操场,周边广阔的空地也早已成了热闹的马路了……

而庭院的另一边,邬达克故居的北门才是正门,平时供邬达克家人出入。来客时,就开客厅门接待。

由于疫情原因,现在纪念馆 只开放南门,但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正门和前院的风光。

尖塔型斜屋顶、凸出的老虎窗、陡峭的坡屋顶……童话故事里才会出现的浪漫小别墅瞬间跃然于眼前。

别墅前门处还自带车库和两处小院,方便出行,和南门用于待客、休憩的院子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

车库顶上的铸铁装饰物,是邬达克在父亲去世后 从家乡漂洋过海带回的家徽。

我们有理由推测,作为一名异乡人,虽然生命中一半的时间都留给了上海,邬达克依然有漂泊的感叹,思念着遥远的故乡。

这处家徽虽是复原的,但传达出的故土情结是真挚的。

邬达克还曾在这里养了许多鸽子,他喜欢听鸽子咕咕叫,也爱欣赏鸽子在天空盘旋时的自由之姿。

房顶上的那几只鸽子雕塑,便是后人为了纪念邬达克加上去的。

爱鸽的邬达克还专门为鸽子们设计了一间鸽舍,客厅顶层现在还能看到鸽子的出入洞口、休憩平台。

据邬达克的女儿回忆,邬达克每天都要先喂一会鸽子再出门上班。

和这里相得益彰的还有南侧屋顶的3只立体黑色飞鸟装饰,主体由木雕制成,外面覆盖了一层沥青,可以保存很久。

别看别墅现在看精美异常,实际上,在历经近90年风雨后,它已经破败不堪。 修缮工作于2011年正式启动, 团队前后 用时3年、辗转全国找材料,才还原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那高低起伏的大面积红色陡坡瓦屋面、高耸的多边形烟囱……无一不耗费了修复团队大量的心血!

这栋住宅对邬达克来说无疑是特别的,离开上海时,他带走了长期使用的绘图桌,外加这里的一扇门,就像带走了上海一样。 这里封存了他的上海记忆,也浸染着浓烈的乡愁。

2011年,为祝贺故居整修工程开工,贝聿铭在纽约寓所欣然题词: “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线浓墨重彩的一抹亮色。”

邬达克永远地离开了上海,可他的建筑作品保存至今,向后人述说着昔日上海的繁华。

而这座邬达克纪念馆,作为他特殊而重要的作品之一,正向人们娓娓道来大师的故事和这座城市的传奇……

-邬达克纪念馆-

开放时间:周二—周五14:00-16:00

周六、周日9:00-16: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