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落·三丨这座“画家村”,有着让人返老还童的魔力

👆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 VOL.8

徽州古村里的老江湖

沿长江顺流而下,

我们进入到安徽境内,

江水也开始展示它温婉秀气的一面,

位于南岸的查济村,

依山傍水,层峦叠翠,

一群老人在这里返老还童。

依山傍水的江南古村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流传甚广,桃花潭也因李白与汪伦的情意而家喻户晓。

许多人只知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却不知离它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村庄——查济村

查济村是查村、济阳两个村子的合称,地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早在唐宋年间,查姓祖先便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选择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后代。

据说,极盛时期的查氏家族总人口高达十万,一条街上就有四间当铺,可见其繁盛。

古村依河而建,呈长条形,两岸和巷陌用石板铺砌,绵延数十里。

岑河、许河、石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绕每家每户而过。

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 座庙宇,在村中俨然伫立。

影片中的吴金生爷爷守护的宝公祠,是查济目前保存最大的祠堂。

其外表看似普普通通,但走进祠内,你就会被它非凡的气度所吸引,见木不见砖的建筑展现着匠人们当年的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人纷纷入城,如今,在查济村里查氏后代已不足九百户。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查济村不复往日的恢弘鲜活,但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仍让我们看见先祖们的勤劳与智慧。

青砖小瓦马头墙

马头墙、雕刻、小青瓦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这在查济村随处可见。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酷似马头,层次分明的马头墙,带来一种明朗素雅的韵律美。

古雕、砖雕、木雕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吉祥图案活灵活现,翘角飞檐间寻得一份古朴典雅

千篇一律的青砖黑瓦房屋,经过巧妙的布局,呈现出“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

如此值得玩味的建筑自然吸引了不少艺术创作者前来写生,因此,相比查济村,它“画家村”的名字更为人熟知。

中华写生第一村的名号与创作氛围,让村子里的老人也沾染了这股文艺气息

在“卧虎藏龙”的查济村,你在路上随便碰见的一个人说不定就是艺术家。

守祠堂的吴爷爷就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业余派”,闲暇时他就待在祠堂的后厅画画国画

这一天,他去拜访了村里的有名的画家查美华奶奶,交流创作心得。

正值中秋,桂花飘香,成熟的板栗赶上这沁心的香气,得了“桂花板栗”的美名。

擅长画牡丹的查奶奶,不忍浪费这景致,决定作一副桂花板栗图,与她十年前的得意之作比较一下。

画作完成,虽差了点当年的意思,但在家中作画的闲适心情却妙不可言。

他们最快乐

如今的查济村已经日渐开放,很多村名的老宅都被改造成客栈、酒楼,供游客参观。

但村子里祖祖辈辈常居于此的老人们,还是留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村里有一家豆腐坊,看起来并不起眼,实际上已有百年的历史,传到查贵彪爷爷手中已是第三代了。

磨好的豆浆加入卤水,点成豆腐脑,再挤出水分,压制成型就成了豆腐。

每一道工序的精准拿捏,确保豆腐保留了最原始的风味。

查爷爷的老伴文奶奶则负责卖豆腐,走街串巷,有时出去就是一整天。

年轻时,夫妻俩也是起早贪黑地做豆腐、卖豆腐。

如今文奶奶说:“现在不苦了,我现在挺幸福的。”

辛勤劳作一辈子,苦乐参半,到头来更多的是一种踏实与满足。

查济村的老人们都有着简单的快乐。

吴爷爷在祠堂里守着一份记忆,学学画、写写字,就是老有所乐;

查奶奶在查济村这个圆心自由地吟诗作画,笑对风霜,就是快乐;

在豆腐坊夫妻的心中,劳动是快乐,只要还能动就一直做下去。

在樽前月下,一群老人相互作伴,说起儿时的趣事像是回到了童年,在查济村这个精神栖息地里,他们永远不会老

编辑 / 小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