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高平陵事变为什么没有人敢出来阻止就是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已经差不多把握朝政大权了。公元239年,年仅八岁的曹芳为皇帝,司马懿为太尉,曹爽是大将军,两人共同辅佐年少的皇帝。

对于三国,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那些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厉害人物。张飞、关羽和吕布都是那时的武将,他们都具有很强大的武技。而司马懿、诸葛亮和庞统则是当时智力超群的谋臣。此外,那个时代还有多个有着争夺天下条件君主,如孙权、曹操和刘备等。这些人的实力都非常强大,若是要从中选出一名最有可能成为三国这个乱世中的最后的赢家的话,大家觉得这个人会是谁呢?


据历史记载,三国中的最后赢家是司马懿。这个事实让很多人都震惊了,毕竟司马懿在一开始只是一名谋士。司马懿虽然是一名谋士,当时他的野心并不小,他一直都在为掌权而努力着。最后,他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杀害了当时的君主曹爽,然后自己再取代曹爽,成为新的君主。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司马懿发动的政变会如此成功?难道曹爽的那些宗室和他分封的那些藩王都毫无抵抗司马懿的实力吗?为什么他们没有前往救驾?说到这,都怪曹丕之前颁布的某些政令。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关于他是曹魏重臣或奸臣的定位,以及何时起了篡夺曹魏政权之心,在历史圈一直备受争议。谈及司马懿夺权,高平陵之变是无法避开的重要事件。在此之后,司马懿大权独揽,在曹魏势力再无人能与之抗衡。

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魏的元老忠臣们为何未加以阻止,反而暗中支持呢?


说到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个人在曹睿时期都有了很高的地位和权力,两人都是位高权重的托孤大臣。公元239年,年仅八岁的曹芳为皇帝,司马懿为太尉,曹爽是大将军,两人共同辅佐年少的皇帝。

但曹爽重用何晏、毕轨、丁谧等人,一直排挤司马懿。后来更是将其晋升为太尉,明升暗降,夺去了司马懿的实权。

此时,曹爽掌握了朝廷的中心权力,一时权倾朝野,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实则被架空。于是司马懿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反扑的机会,于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司马懿善于算计,精于谋略,深谙韬晦,三国后期曹魏重臣,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用兵如神,就连诸葛亮也赞叹司马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司马懿早刘备曹操强征为文学椽,之后协助曹丕当上太子,又被曹操委以重任。曹丕在位期间,任用司马懿管理尚书台,颁布九品中正制,司马懿也成为曹丕对抗曹氏宗亲的工具。曹睿继位后,对司马懿十分提防,但诸葛亮北伐,让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


由于司马懿是三朝元老,而且在当时的曹丕曹植争权的时候,司马懿成功的帮助了曹丕夺取了政权,这样曹丕非常的重视他,一直都委以重任。怎奈曹丕刚登为不久就英年早逝。司马懿继续又辅佐到了曹睿,由于当时的曹睿年纪尚小,而且司马懿经历了三朝的变迁,这给了他足够的时间韬光养晦,培养了一大堆的门生让自己的门生在各个角落伺机待发。所以,在高平陵事变为什么没有人敢出来阻止就是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已经差不多把握朝政大权了。


这一天,曹芳等人刚离开洛阳,司马懿就召集了3000死士,以太后的名义,强行关闭各个城门。随后,迅速占领武库,接管曹爽军营大权。总之,完全掌控了洛阳!此后,司马懿向曹芳奏报曹爽之罪!


对于曹操的老部下,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方面是夏侯氏和曹氏的宗室,另一方面则是其他士族和平民子弟。在司马懿发动并便是,曹操当年的老部下不是坐视不理,而是很多都已经去世了。具体来说,司马懿是在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彼时,司马懿已经70岁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汉末三国时期,70岁可谓高寿了。对于司马懿的老对手诸葛亮,53岁的时候就病逝五丈原了。至于法正、周瑜等人,甚至在4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高平陵政变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当时的皇帝曹芳只是个小皇帝。按照古代王朝社会的规矩。当皇帝年幼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太后代为摄政。

当时的太后是郭太后。郭太后没有为曹叡生下儿子,她也是在曹叡病重的时候才晋封的。曹芳只是曹叡的养子,并不是郭太后的亲儿子。


在曹操临终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子孙留下遗言:说司马懿这个人很聪明,不能重要,而且要小心他。可能曹操的子孙记住了曹操的遗言,在司马懿晚年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实权,天下的兵马还是归曹氏掌管,但就是这样,天下还是被司马懿轻而易举的篡夺了。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形象与曹爽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完全的准确无误的。历史的记载与阐述会不可避免的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所影响。因此当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之时,曹操的老部下坐视不管也能也可能只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