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爬完了天台還不過癮,導演爲了增加難度,強行讓救援隊留下了永南和女主,兩人被迫開始了一段又一段跑毒登高之路。影片中永南馬不停蹄地尋找逃生的出口,算是整個韓國社會渴求生存的一個影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帶起來的風氣,最近的院線電影偏偏和攀巖這項極限運動槓上了。

吳京、章子怡主演的《攀登者》被安排在了國慶獻禮檔,香港上週也上映了部攀巖題材的韓國電影。

《攀登者》質量如何,我們暫且不論,等上映再來聊。但不得不說的是,韓國的這部攀巖大片在本土表現可謂不凡,上映當天創下了900萬觀影人次的破紀錄成績,口碑也是同步爆棚,觀衆評分高達9.02

這部號稱是導演邊玩喫雞(絕地求生)邊看《徒手攀巖》拍的電影究竟講了啥,我們一起往下看——

《極限逃生》

엑시트

韓國,W市。

大齡廢柴李永南每天窩在家無所事事,唯一的愛好就是去小區樓下懟單槓。

憑藉着大學時攀巖練的一身腱子肉,永南一發力就變身“進擊的單槓男”,各種高難度動作耍得風生水起,場面一度十分哲♂學。

日子久了,他贏得了小區奶奶們一水兒的羨慕眼神,小朋友們則自發地爲永南取綽號,還像模像樣地編了個「爲愛發狂二愣子」的故事。

然而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單槓再厲害又怎樣,出了小區健身的地兒,沒有工作不會掙錢的永南就是個loser。

電影的前半個小時裏,永南窩在家啃老,求職屢屢碰壁。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初戀發好人卡,親姐天天數落,就連親外甥見了都嫌棄地繞道。

直到他等來了一場時勢造英雄的風。

母親70歲壽宴的這天,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喫着晚宴。不遠處的路口,某化工專家爲報復社會,投放了一種致命毒氣。

就像小丑試圖用笑氣毒殺哥譚市,這座城市很快就被這種致命毒氣包裹住了。毒霧所掠之處,留下了一具具被灼傷的屍體。

烤肉店的抽油煙機迅速地把毒霧運送到樓宇間,暴斃的司機則腳踩油門,撞向了加油站,巨大的爆炸讓毒霧有如滔滔江水,向更遠處撲去。

玩過《絕地求生》的朋友想必都經歷過跑毒,沒車你就靠兩條腿逃竄,多半是涼涼。跑不過毒霧,那咋辦?《極限逃生》設置了另一個出路:往上跑。

於是永南一家先是逃到頂樓等待救援,不巧的是,天台上的門被反鎖了。面對如此絕境,一身腱子肉的永南挺身而出,在父母的注視下,親戚的期待下,一場好戲真正開場。

這家酒店的建築頗有特色,外牆不那麼光滑,還凸起着不少裝飾,形成了一面攀巖牆。永南帶好裝備,從高樓的一側躍下,開始了向天臺的征程。

爲了撐起電影的體量,觀衆們也不難猜到,永南的這次攀巖絕對是成功的,不成功劇情還怎麼接。但是眼瞅着他鬆掉安全繩,開始最後一小段90度攀巖的時候,還是跟着提心吊膽。

永南有如《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裏的韋恩附體,最後的蓄勢一躍真的是揪心。觀影就像重溫了遍《徒手攀巖》,手心就是管不住地冒汗,總不自覺地會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從攀附在辦公樓的外牆上,一步,兩步,往上,再往上……

爬完了天台還不過癮,導演爲了增加難度,強行讓救援隊留下了永南和女主,兩人被迫開始了一段又一段跑毒登高之路。

《極限逃生》的導演李相槿雖是個新人,但這部作品作爲一部娛樂向的商業片來看,很不錯。劇情波瀾起伏,搭配隨處可見的韓式幽默,雖然沒有恢弘的大場面,但動作場景緊張刺激,足夠驚心動魄,整體的觀影感受着實舒爽。

卡司方面,導演選用的是兩位頗有人氣的當紅明星。一位是曹政奭(shì),女主則是我們相對熟悉的林允兒。

兩人演技雙雙在線,林允兒的角色也絕不止是花瓶,她沒有依附於男性角色,演繹着獨特的女性光輝。在向來忽視女性角色的韓國大片裏,能有這樣一位隱忍決絕的獨立女性實屬難得。

有意思的是,《極限逃生》作爲一部重娛樂性的商業片,卻有很多值得下沉深思的片段。

有人從網紅直播呼籲救人裏看到了諷刺,有人看到了媒體爲流量和博眼球放棄救援不擇手段,電影裏絕大多數天台都鎖住了,爲的是避免不堪高壓的年輕人選擇跳樓。

甚至有人從學生被困絕望呼叫的場景聯想到了世越號沉沒事故,同樣是一羣參加畢業旅行的高二學生,只是電影給了他們一個溫柔的結局。

在錯過一次救援機會後,永南和義珠再一次等到了救援直升機,只不過直升機並沒有理會他們的求救而是徑直開向了遠處的高樓層。

一方面這是火車撞人悖論,高樓層的求救者的確更多,另一方面這和《寄生蟲》有着異曲同工之處。地下室裏的窮人和高樓裏的富人,存活幾率不言而喻,這是高與低的宿命,也是無法突破的階級壁壘。

《極限逃生》的英文片名是exit,即“出口”。影片中永南馬不停蹄地尋找逃生的出口,算是整個韓國社會渴求生存的一個影子。

話說回來,反倒是這場災難成了他人生的一個出口。那些困頓不如意,那些沮喪被忽視都被跑毒時的他拋之腦後,即便身處絕境,他仍拼命地叫囂着“我要去最高的那棟樓”。

這種鬥志對於迷茫而身處災難人生的年輕人們而言,難能可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