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這個男生爲例,2年後還要回頭,別說浪費了多少金錢和父母的血汗,單單2年時間被虛度就令人唏噓和心疼,人的一生有幾個2年。他說自己2016年考入美國一所大學,上了2年後覺得不適應,選擇回國復讀備戰高考。

花60萬留美,他卻2年後回國備戰高考。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

喬志峯

男生花60萬留美2年後回國備戰高考:浪費時間金錢,愧對父母。安徽安慶,22歲的小嚴是公交末班車的常客。他說自己2016年考入美國一所大學,上了2年後覺得不適應,選擇回國復讀備戰高考。他稱留美2年花費近60萬元,浪費了時間金錢,對不起父母,這次想考首都師大,爲做老師的夢想而戰。(梨視頻)

花60萬留美,他卻2年後回國備戰高考。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

你願爲了夢想從頭再來嗎?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選擇,也有一些人會選擇願意。但無論如何,一定要考慮時間和其他成本,不能固執己見,更不能隨心所欲。以這個男生爲例,2年後還要回頭,別說浪費了多少金錢和父母的血汗,單單2年時間被虛度就令人唏噓和心疼,人的一生有幾個2年?特別是最美好的青春,更是沒有幾個2年可供揮霍。

我贊同審時度勢、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夢想和努力方向,但還是覺得,有很多浪費和彎路,其實是可能避免的,至少可以將浪費降到最低程度。

還是以這位男生爲例吧。他當初爲何要選擇去國外留學?是個人意願,還是家長攛掇?在做出去國外留學決定之前,詳細考察過學校的情況和當地的社會人文狀況嗎?假如沒有,那就太盲目了。盲目的決定,帶來的必然是將來的後悔和無言的結局。

花60萬留美,他卻2年後回國備戰高考。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

另外,他覺得在美國不適應,是真的完全無法適應,還是根本沒有主動選擇適應、努力去融入新的環境?如果是前者,或許他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出回頭的決定,比如說1年,而不至於白白耗掉2年大好時光才驀然醒悟過來;如果是後者,他今天的回頭或許意味着逃避和不負責任。

這樣說,並非想責怪誰,更不是要責怪這個新聞中的主角兒。只是想說,缺乏韌性和努力、遇到挫折和不適應就退縮,是不少現代年輕人的通病。其實還有一個值得反思的地方,那就是很多人都缺乏對人生的長期和短期規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想過哪一種人生。在這方面,父母和家庭教育其實也有一定的責任——不僅沒有給孩子進行人生規劃和人生理想方面的引導,也沒有成功地培養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理性思維能力,甚至根本沒有這個意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給孩子正確的思維模式,比教給他們具體的某些技能要重要得多。

花60萬留美,他卻2年後回國備戰高考。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