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四川省甘洛县新市坝镇“临时村”

  记者调查本报记者 唐平张恩荣 谢锋

  “请向上级反映一下我们这里长期存在的贫穷与落后,我们不愿意就这么一直穷下去。眼看着别的地方一天一个变化,而我们还是老样子,心里着急啊。”7月上旬,几位来自四川省甘洛县的彝族老百姓找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恳切的言辞中显示出焦虑和急迫。

  脱贫无盲区,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但盛水的木桶或有短板,完美之中或有不足。村民所说的“老样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心里又急什么?贫穷与落后的问题症结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解决?本报记者赴甘洛县,对该县新市坝镇“临时村”进行了探访。

  临时村不“临时”

  在这个距县城约10公里的地方,漫山遍野的苞谷正在抽惠、挂须。道路狭窄坑洼,空心砖砌成的楼房、失修的土坯房、简陋的家庭摆设、接雨水供人畜饮用的地窖、以苞谷为主食的糊糊、零星养殖的家禽家畜。子女普遍多,文化普遍低。这是记者走访临时村一些村民家庭所了解到的情形。而最大的问题是,村里无任何产业支撑,是十足的“空壳村”。

  在1社社长及吉子布家,记者与村社干部和部分群众进行了座谈。

  据村民介绍,此地原为部队军产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彝族老百姓从凉山州的美姑、越西、雷波、昭觉县、甘洛本县,以及雅安市汉源县迁来,以每亩30、50、70元不等的价格与部队签了承包合同,租地种庄稼、建房屋,长期生活在这里。人来了,大部分户口没迁来,至今有642户、3150人聚居,形成巨大村落。“后来部队于2012年将土地移交地方,属新市坝镇代管,但一直没有纳入行政区划。”今年5月才上任的村支书阿木取哈说,“年年反映年年盼,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多久能纳入行政编制。”

  “行政编制这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带来的问题太多了。”村干部们说。

  首先是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等无法规划建设。“多年来,享受不到国家扶贫政策。后多方争取,2007年后享受到了每亩80多元粮食直补、2016年又享受‘一村一幼’政策办起了村幼儿园。”

  国家扶贫政策迟迟落不了地。老百姓的饮水长期得不到改善,自己挖井取水,卫生不达标。道路更是坑洼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户籍问题。”在阿木取哈等村干部和村民们看来,只要把临时村纳入国家的行政编制,把村民的户籍问题解决了,包括基层选举、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村里无产业,18岁以上、55岁以下的都出去打工了。”说到发展,村干部们顿时来了信心。“我们这个地方搞种植和养殖条件是最好的,甘洛就在成昆铁路线上,而临时村又离县城近。高原地带生态好,可以养猪、养鸭,也可以种蔬菜和水果。这个地方蔬菜好得很,不施化肥,一棵白菜可以长到好几斤。”

  关于未来发展,曾担任过9年村文书的木乃里打,有着自己的美妙设想。这个靠长期挖矿、后来又靠长期跑客运过上比较富裕生活的小伙子认为,“第一,把路修通,使村民出行不再难;第二,为贫困户争取一些救济,使他们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第三,建立农业合作社,大家一起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逐步改善现在种苞谷一亩地最多收1000元的低收入状况。”

  “说到天上,摔到砖上。解决了行政村的编制问题才可能实施这一切。”木乃里打对记者说。

  “明年临时村就不是这样子了。”

  水不通、路不通,集体无积累,村民无产业……这一系列存在于临时村的问题该从哪里下手解决?7月10日,记者采访了新市坝镇党委书记木及介布。

  据木及介布介绍,临时村因为行政编制没有解决,国家民生项目一直没法落地。“自我上任以来,每一年,我们都在一级一级上报,但是民政上一直没有批下来,这导致地方想管也管不了。”

  居住在临时村的老百姓都自发从各地搬迁而来,因为未纳入正式的行政村编制,长期以来,面临的水、电、路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都很棘手。木及介布回忆说,他是2012年8月30日到新市坝镇就任的,在他来之前,有动议说老百姓从哪里来的就要清退回哪里去。但现实是有些老百姓已经在这里待了20、30年了,老家没有房子了,回迁已无可能。

  “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老百姓不管是从哪里来的,都是我们的老百姓。但还是行政编制问题,很多民生项目覆盖不到,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尽管这样,镇党委和镇政府于2014年利用农网升级改造的机会解决了用电问题。“项目本来覆盖不到临时村,我们把它(用电)搭到其他村的用电升级计划中改造了,解决了312户人的用电问题,也杜绝了长期私拉乱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但‘擦边球’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到今天我都在请示县领导为临时村解决很恼火(困难)的问题,就是路的问题,然后就是水的问题,必须要覆盖临时村。把水、电、路的问题给这里的老百姓解决了,逐步脱贫就走上了议事日程。”

  令木及介布苦恼的是,行政编制民政上迟迟批不下来,造成责任无限大、但是权责不匹配的尴尬,涉及基层政权建设、社会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市坝镇又是被省上列为全省30个重点整治乡镇之一。“脱贫攻坚的空间也要拓展,要让每一个居住在甘洛的老百姓都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当务之急,等秋天老百姓收了粮食就修这2.3公里主路。明年你们来,临时村就不会是今天这样子了。”木及介布说。

相关文章